从祁连山东麓发源的大通河蜿蜒向东南,流经甘肃永登境内的河桥,连城,再过红古境内的窑街,大通河造就了这里物产丰富,风景秀丽,这里也有了“八宝川”的美名。大通河在窑街东南穿行过享堂峡,在甘青两省交接的红古区海石湾东南角汇入湟水河。
闻名遐迩的享堂峡南北穿行,东西两岸山峦重叠,悬崖峭壁林立对峙,湍急的大通河水穿过谷地向南奔流,河水拍打两岸峭壁,激起浪花翻腾,造就了有名的“浩亹雪浪”的盛景。
在近代,享堂峡还是甘肃进出青海的咽喉要道。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内地多数地方沦陷于敌手,战时的陪都重庆也危在旦夕。当时的国民政府计划把大西北做为抗日的大后方进行建设开发。在1941年,蒋经国先行率国民政府考察团来西北考察。在经过兰州,河西走廊地区后,取道永登经过窑街,享堂峡后过大通河进入青海。
蒋经国在后来撰写的《伟大的西北》一书里有一段对享堂峡的描绘:窑街前面是亹河,再过去七里路就是享堂峡,两边很高的青山中间是碧绿的水。享堂峡,本来有一条大路...... ,很狭,坡度也很陡,汽车过去时是很危险的,我们的司机,据他说,这是中国最危险的一段...... 。走完了享堂峡过了一座桥,就到了青海,第一个村庄就叫享堂......
无独有偶,在同一年的秋天,国画大师张大千从敦煌经武威,再经永登去青海塔尔寺,也是过窑街,穿行享堂峡,渡过大通河进入青海。1955年,张大千迁居巴西圣保罗,在市郊购地建设私家园林八德园,张大千在八德园居住时,和家人儿孙回忆当年旅途的艰辛,即兴挥笔而作《连城享堂峡》一画。张大千在画作中题记:十年前自凉州至西宁途径连城享堂峡,凿山通道,峭阻盘迂,险岳过于秦蜀栈阁...... 。
享堂峡自古是河西走廊进出青藏的咽喉 ,也是进出古镇窑街的门户。但在近代以前仅仅有一条蜿蜒于河岸山腰的单人小道,行人路过,莫不胆战心惊,历史名人的笔墨里留下了生动的记载。所幸到了新中国,党和政府动员浩大的人力物力多次拓宽享堂峡道路,经过享堂峡,窑街,连接青海民和和门源的民门公路早已经通车。2016年,建成了穿行享堂峡大山,连接红古海石湾窑街的海窑隧道。当年被视若危途的享堂峡如今变身坦途,交通在一天一天的便捷。各地的人们不分昼夜,不分晴天雨雪自由进出享堂峡,给这里带来了发展开发需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运出了这里出产的丰富物产。外来的人还进出享堂峡去吐鲁沟,小三峡,去连城鲁土司衙门,穿行美丽的大通河两岸旅游度假,欣赏这里美丽的风光。如今,这里交通便利连接四方,物阜民丰百姓安居,风景秀丽吸引人们驻足,这里成了真正的“八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