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作者:古典
读书笔记:
一、引子
爱因斯坦说:“如果我必须用一个小时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我会花55分钟考虑我是否问对了问题。”
《跃迁》书中,古典老师说写到--终身提问者,问题比答案更有效,同时写了提问的力量。非常认同,同时还因为解决问题式,目的性强。
较强的目的性,于我而言,可以帮助我解决“学海无涯而生有涯”的焦虑。现在知识量多,更新快,如果不是围绕“解决问题”而学习,就会陷入知识的海洋,觉得什么都有用,什么都想学,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还有钱。而围绕“解决问题”学习,则可以有用、聚焦、又多元。
二、行动指引
解决问题式学习,给我的行动指引:以后每看一本书、参加的课程等,都先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我先沟通过这次学习,解决什么问题?
2、我为什么想解决这个问题?(对我的价值)
3、我现在的思考是什么?-我的现状、我的困惑、我能想到的方法。
带着问题看书,看完后,回答:
1、我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
2、书中(课中)使用什么方式解决的?
3、我可以借鉴使用的方式是那些?要如何优化使用,行动方案是什么?
三、行动实践
说行动就立马开干,正在读《跃迁》,我要先把自己的问题提出:
1、我想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速个人成长?
2、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知识好多,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快速个人成长,也希望找到这样的方法,对于以后的咨询、培训和写作,有帮助启发。
3、我现在的现状是--知识、学习焦虑,知道自己应该多实践+输出,也有了大概的方向,困惑的是,学了那么多,输出事还是感觉吃力,缺少什么呢?而且对于偶像-古典老师,快速的学习 迭代的能力非常非常好奇,觉得这是我目前缺少的。
截止到目前,书还未读完,先阶段性的汇总下收获:
A、思维更新:
1、现在是知识资源丰富的时代,选择的能力比执行能力更重要。读书、识人、修炼不是重点,关键是读什么书?认识什么人?修炼什么能力?抓住哪个机会?
2、自我跃迁的三个阶段: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
3、天时、地利、人和,是兵法;取势、明道、优术,是商道。都把时机和站位放到了个人努力的前面。。。。于我而言,就是要向内看的同时,多向外看一看,能够识别头部,识别高价值区。
B、具体方法:
第一个方法解决的是 如何找到自己能进入的高价值区,里面含3误区、3原则:
误区一:从当前优势出发
很多人先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去找,这是个误区。
因为--场外选手很难判断什么是真正的优势---整理有个金句:“核心优势不是在地图上定下来的,而是在战场上一次次逼出来的。不上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核心优势。”;还有一个原因是过去的优势不等于未来的优势。
所以避免这个误区,就需要第一个原则:从价值出发而非优势
误区二:着急入场,不想优势。
对应的第二个原则是:思考差异化优势 书中举了“逻辑思维”进化一路成长过程。
误区三:关注不属于你的机会,眼高手低
对应的第三个原则是:从身边的能够着的头部做起
第二个方法是,提高认知效率的核心方式:
①找到知识的源头--找源头一手二手知识、找站在源头的人;
②极其功利的读书--找到目标(看书评、看目录、看章节)、调整好资源、带着问题;
③萃取知识晶体--这个太重要了,解决了我的读了很多书(课),觉得输出很吃力的问题,--圈圈也有提到过类似的概念,叫“结构”
第三个方法是-思想夜宴,我给它换了个名字叫“思想 下午茶”,因为晚上8点后开始,那讨论的时间就长了,不如下午进行咯,详情如下图
具体行动方案,等到看完全本后,找一个实践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