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父母的婚姻质量对子女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盛家四个女儿,两个嫡女,两个庶女,唯独只有嫡出的如兰是低嫁。
如兰为什么会选择嫁给家世比自己低的文炎敬呢,难道真的是因为爱情吗?我认为不全是。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如兰不愿嫁入高门大户,而宁愿低嫁呢?
应该有以下几种原因!
1、受大姐姐华兰婚姻的影响。
大姐姐华兰,美貌,聪慧,用祖母的话说是坚韧,有盘算。
但就算华兰如此优秀,嫁入忠勤伯爵府后,在婆家仍然受尽婆婆的搓磨,因为袁家的门楣高于盛家,盛家看着心爱的女儿受折磨,心疼也没有办法,只能劝女儿忍着。
亏得华兰有手段,情商高,能忍,再加上因为长柏有长进,盛家越来越好,华兰的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如兰知道自己没有姐姐的美貌,也没有姐姐的聪慧,自己心直口快,没有心机,没有手段,如果嫁入高门,要是遇到袁婆母那样的婆婆,自己就是受了欺负,娘家人也帮不上任何忙。
到那时,那才真的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自己这一辈子不就完了吗!
嫁给文炎敬,就算不是为了爱情,但文家比盛家门楣低,有娘家撑腰,自己在婆家腰杆也能挺起来。
2、受父母婚姻的影响
如兰的母亲王大娘子就是低嫁,娘俩的脾性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没有心机手段,说话不过脑子,简单率性。
如兰的父亲盛纮宠爱妾室,跟王大娘子的感情一般般。
但王大娘子的父亲配享太庙,母亲是诰命夫人,盛纮再不喜欢这个大娘子,他也不敢太过分。
王大娘子脾气上来了,敢冲着盛纮发火,敢跟他甩脸子,急了还敢冲上去又掐又拧,盛纮也不敢拿大娘子怎么样!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王大娘子有娘家撑腰,腰杆子硬,在盛家才敢这么粗声大气的横冲直撞。
如兰受父母婚姻的影响,她宁愿低嫁被墨兰嘲笑,也不愿为了面子而受委屈。
表面上看,墨兰嫁入了永昌伯爵府是攀上了高枝,比起文家来,门楣不知高了多少,可实际上,墨兰的日子要比如兰的日子难过的多。
在这一点上,如兰比墨兰聪明通透得多。
3、如兰的性格
如兰的性格大大咧咧,没有太多的心机和城府,她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虚荣,不嫌贫爱富。
也许因为是嫡出吧,再加上一直是丰衣足食,心里是踏实的,如兰从来没有对物质有强烈的欲望。
她能选择穷举子文炎敬,就说明她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她对待自己身边的女使也是非常爱护和尊重的。
如兰的成长经历成就了这样的性格,让如兰活得坦坦荡荡,从来不像墨兰那样拧巴,总是在意别人的想法,为了虚荣心害苦了自己,也不像明兰那样活的小心翼翼。
如兰看透了,面子能值几个钱,表面上嫁得风光,可日子得自己一天天的去熬,何苦为了面子而委屈自己。
嫁给文炎敬,可能不是爱情,但是娘家是如兰最大的底气。面对袁夫人,王大娘子虽然心疼华兰,但不好上门去闹。
可是,对付文家老太太,王大娘子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只要她敢欺负如兰,王大娘子就敢上门警告。
如兰表面上看起来跟她母亲一样,蠢萌蠢萌的,可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并不糊涂。
如兰在她自己的婚姻大事上其实是比较聪明的,因为她懂得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夫家。
如兰作为盛家的嫡女,有着较高的地位,但她清楚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她不追求高门显贵,而是选择了人口简单、善良的家庭。
她知道自己没有太多的手腕,不愿嫁进高门大户,过整天勾心斗角的累心日子,她只想过个简单快乐的生活。
她懂得看人品选夫婿,如兰在选择夫婿时,更看重对方的人品,而不是家世。
她认为人品好、眼里心里只有自己的丈夫才是理想的伴侣。
在婚姻中,尽管如兰的婆婆开始让她立规矩,如兰并没有和婆婆争吵,而是选择了孝顺。她知道在婆家应该如何行事,以维护家庭的和谐,也因此赢得了丈夫的心。
如兰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嫁给一个能够待她好的人。
她的聪明之处就是不会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做出选择。
她知道自己这辈子想要什么样的婚姻,要跟什么样的人度过,因此,她绝不委屈自己,选择了一个真心爱她的人。
结语:
如兰低嫁说明了女性在选择婚姻时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感受,而不是仅仅追求外在的条件,或者为了面子而委屈自己。同时,女性在婚姻中应该有自己的底线,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