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用,指的是词语的降级使用。是一种根据表达需要,偶然把一些分量“重”的、“大”的词语降为一般词语使用,即大词小用、重词轻用的一种修辞方式。讽刺性降用:被降用的词语不仅语义范围缩小、语义分量减轻,而且被赋予了讽刺性意味。
(1)都说嫂嫂的嘴赛过王熙凤,可我也不比精明的探春差。肚子里还有话没说出来呢:大哥,嫂嫂,你们“剥削”妈妈还不够么?宝宝是你们养的,却让妈妈出钱请阿姨来。(王小鹰《香锦》)【儿子和媳妇沾老人的光,是一种日常生活现象,扣上“剥削”的大帽子,似乎过于苛刻。不过,唯独如此,才能写出嫂嫂对老人的不敬程度,才能表达出“我”对兄嫂不良行为的强烈不满。仔细品味,反而觉得“剥削”一词用得十分得体,不合理,却合“情”。】
(3)在李宝珠看来,她这位丈夫也不能算最满意的人,只能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为不是干部——所以只把他作为个“过渡时期”的丈夫,等什么时候找下了最理想的人再和他离婚。(赵树理《登记》)【“过渡时期”与“临时”、“暂时”是同义词,作者选用这一政治术语,除了给小说增添诙谐的情趣外,还可以丰满人物的形象,李宝珠在婚姻上的不当作法,使人联想到“政治权术”,作者对她的贬责之意,显而易见。】
(4)第二副处长建议暂停讨论工艺问题,因为由他负责拟稿的一个关于在上厕所期间不得打篮球和饺子馅里不得搀有马粪和小豆冰棍的书面通知亟待下发,在传阅四个月各正副处长均签名表示同意之后,掌管印章的第三副处长却迟迟不肯盖章,因而影响了厕所的环境保护和饺子馅的质量。(王蒙《扯皮处的解散》)【“环境保护”的降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性,同时也凸现出官僚主义者小题大作、互相扯皮、无所事事的可卑可恶。降用常常和夸张结合运用,表达效果会更加强烈、动人。】
(5)狗永远不嫌主人穷。这种动物应该得到人们的赞美,而忠诚、义气、安贫、勇敢等等好字眼都该归之于狗。于是,我不晓得为什么中国人不分黑白地把汉奸与小人叫做走狗,倒仿佛狗是不忠诚不义气的动物。我为狗喊冤叫屈。(老舍《狗》)【“喊冤叫屈”的对象,一般指人,可是老舍偏偏用在狗的身上,这是拟人和降用的兼用,意思是说汉奸与小人是狗也不如的东西。】
(6)大小便,是学生们监禁中暂时的解放,故而厕所就变作了乐园。(郁达夫《书塾与学堂》)【学生视上厕所为赏心乐事,自然令人啼笑皆非,但这却是旧教育方式的真实写照。笑过之后,必然会启发人们去思索这种教育的弊端。作者巧妙地把“监禁”与“解放”这一对反义词同时降用,在诙谐的语气中加强了抨击的力量。】
(7)一匹尺长的老鼠从网篮中跳了出来,鸡雏又被它咬死了一匹。啊,这令人战栗的凶气!这令人战栗的杀机!我们都惊愕得不能说话了,在我们小小的住居之中,一匹老鼠便制造出了一个恐怖时代。(郭沫若《山中杂记·鸡雏》)【说一匹老鼠便制造出了一个“恐怖时代”,委实可笑,然不如此,就凸现不出人们的惊恐和懊丧,同时,“恐怖时代”又含有比喻的意味,可以使人进而联想到当时的黑暗现实。这种巧妙的暗示效果是一般比喻无法达到的。】
(8)太太们打起牌来,把孩子们就通通交给了仆人。张妈既是得伺候着烟茶手巾把,那群小猴自然全归祥子统辖。(老舍《骆驼祥子》)【不用普通、常规词语“照管”,而用非常规、特殊词语,除了增加语言的谐趣外,还含有幽默讽刺的意味,从侧面描写了祥子地位的低下、工作的卑微与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