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前思考:
1、为什么想读这本书?
2、想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世界观?方法论?)?
3、读完以后有什么收获(改变了你什么?观念?认知?)?
人天性懒惰,一旦放之任之就如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在快餐文化中迷失自我,消费着别人的观点,情绪也很容易受他人影响,终日无所事事,无法产生有价值的思想,最终堕为平庸。遗憾的是,我们社会绝大数的人都过着这样的生活,不管你以前如何辉煌,有何种志向,都抵不过岁月对你意志的消磨。或许我们都试图挣扎过,但是不坚持学习,不坚持更新自己的认知和知识界限,我们终将无法突破阶层的天花板。无论如何,不要习惯当前的生活,更不要向生活妥协,纵使我们不能改变坏境,我们还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我。或许这是实现自由的唯一路径。
我们回首往昔,都会或多或少后悔当初的一些决定,想着如果有后悔药我一定不会这么做/这么想云云。凭借个人的见识,我们很难看清未来的方向,这是我们自身的局限,家庭、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远比我们认为的要大,优渥的家庭/社会坏境不只是物质上的丰富那么简单,这些会对我们的三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你问一个生活在北京市的书香子弟和一个大凉山的儿童之间有何不同?最明显的就是他们之间的选择观,即“什么更重要”的问题。个人成长远比眼前的利益重要,这就是篆刻在我们骨子里的观念。观念看不到摸不着,但会决定我们的选择,进一步决定我们的高度,到最后会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我们能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我们陈旧的观念呢?也就是如何更新我们的操作系统,跟上时代的潮流?唯有改变自我。我们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抓住一个机遇站在浪潮之巅这样的空想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就去充实自己,理论与行动相结合来改变自我。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其实这个问题没有非常清晰的答案,你无法预知未来的变化,你能做的只有专注当下。能够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自身能从每天的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这不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不管面临什么困难,也不论自己付出多少,只要最后的结果让自己满意,一切都了无遗憾了。
很多时候,我都想自己能够早一点顿悟,如果早点行动这样人生会不会不一样?其实这种想法是很可笑的,人生没有这么多假设,也不允许我们活在过去,笃信现在的自己是最好的,这才是生活正确的打开方式。觉得自己很脑袋很空就去多读书、多和人交流,觉得自己很胖就控制饮食,动身跑步去。没有人能真正拦住你,困住你的只有你自己。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达到熟练的状态,不断重复会改变大脑的结构,长出新的“技能树”——突触,从而实现操作系统升级。
希望在李笑来老师这本书中看到一些新的观点,指点处于人生转折点的自己,未来可期。
一、认识作者:李笑来是什么人?
身份一:连续跨界创业者
大学学的是会计,毕业后做过销售,在新东方做过老师,出过畅销书,创办过公司,做过天使投资人
身份二:精英导师
专注于心智挖掘、时间管理、个人成长,帮助有志于改变自我的人认识自我,实现财富自由
二、概述: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升级自我的“操作系统”,保持持续学习,实现财富自由。
三、读书笔记
观点1:“心智”就是我们每个人脑中可以不断升级的操作系统。
硬件就是我们的身体,锻炼身体就是升级硬件,学习“看待、处理问题的方式”就升级操作系统。学习一项技能就是安装一个软件。每个人的操作系统不同,即使学习的技能相同,但是输出结果往往不一样。
观点2:每件事都有代价(成本),每个人都可以活成指数曲线,实现成长爆炸。
很多人只看到“成功人士”表面的光鲜,却忽略了他们背后付出的代价,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旦突破了某个瓶颈便会加速前进。这条曲线适合很多事物发展的规律,技术爆炸如此,生物进化如此,最艰难的时候就是在成本下以下,此时一定要告诉自己坚持住。
观点3:智力、经验、知识等一切可以积累的东西都会产生“复利效应”。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富者越富、穷者越穷,马太效应贯穿整个社会。
观点4:对事物进行清晰、准确、正确的定义是我们深入理解它的前提。
这个世界存在很多定义模糊的概念,语言无法描述的东西很难实现深入思考。只有厘清每个概念,才能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推导和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和法则。
观点5:我们要的自由,本质上不是财富,财富只是工具,本质上其实是对时间的自主权。而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是指我们不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财富也好,成功也罢,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只是一朵不起眼的浪花,个人的成长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将财富传承下去,更需要考虑如何将获得财富的能力(方法论)传承下去。
观点6:用最少必要知识(MAKE)尽快开始、度过学习过程,之后专注于改进这个方法。
“快速入门,反复优化”是学习任何一个技能最有效的方法,我们要关注事实,而不是别人的看法。
观点7:“个人商业模式”分为三种:(1)一份时间出卖1次;(2)同一时间出售多次;(3)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
个人的商业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你不断研究和熟练运用,进而对商业模式进行改良,越是高级的商业模式积累财富的速度越快。
观点8:关注“个人价值”而非“价格”,从“为老板打工”变为“为自己打工”。
提高教育水平能优化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单位时间内的售价),转换思维方式(为自己工作)则能将一份时间出卖两次。
观点9:想掌握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牢记“刚需”和“消费者以为的刚需”两个概念。
产品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刚需。
观点10:时间>金钱,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的成长上最划算。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且守恒的,只有把最宝贵的时间投入到最有价值的事情上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益。
观点11:每个人的操作系统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1)概念和关联;(2)价值观和方法论;(3)实验和践行。
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和关联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价值观决定选择,选择促成行动,行动决定命运;实验和践行用来检验和修改价值观和方法论,甚至重新定义概念和关联。
观点12:注意力>时间>金钱,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随意调用且能有所产出的资源,是在任何地方挖掘价值最基本的工具。
注意力是个人最宝贵的资源,平时要注意不要被琐碎的事情消耗。
观点13:通过“坐享”(即,所谓“打坐”或者“禅修”)练习,可以使大脑皮层表面积增大,使大脑灰质变厚。
意志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增强的,就像肌肉一样,“坐享”能够聚焦注意力,让大脑处于放空状态,提升思考的深度。
观点14:元认知(meta-cognition)能力能够不断思考和强化我们的认知能力,是实现操作系统升级的基础。
当一个人的元认知能力增强的时候,他更容易转变成进取型人格,更难被情绪左右,相对更容易冷静,也更容易清楚的思考。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坐享都是能够极大提高生活品质的活动。
观点15:追求100%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长期、深入地观察和思考。
人类天生就是追求安全感的动物,但是过分追求安全感会导致无法思考未来,这时候我们必须相信别人,将一部分安全感交付给其他人来换取信任、进行合作。
观点16:正确本身很可能没有什么价值,但“特立独行且正确”却有巨大的价值。
大家都认同的东西其实价值很低,只有那些大部分人都还没意识到或不看好你却发现是正确的东西才有巨大价值。因此,“听取大部分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是发现一个有价值的事情的不错办法。
观点17:所谓“投资”,无非是用现在的资源换取将来的资源,真正的安全感其实来源自于对未来的清楚思考。
观点18:选择决定命运,决定选择的是价值观。因此,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在价值观养成过程中,最应该小心回避的陷阱只有一个:以偏概全。
观点19:一切的进步与成长,都是“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而“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刚需,而刚需可以是自己选择的,而不是天然的、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刚需通常不应该被动接受。
观点20:“目光短浅”的根源总是一样的: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
给未来以时间,改变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
最后,关于个人自由,记下这句话: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