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生具备了献身精神和进取精神,那么他们会自觉乐意地去组织每一次班级活动,维持班上的好风气,想方设法帮助后进同学,这样,学生干部工作热情的源泉,就由兴趣、表现欲上升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了。如果教师善于培养并保持、发展这种责任感,那么它将会由对一个班集体发展升华到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这才是我们培养学生自治能力的根本目的。
我们培养学生干部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使自己图个轻松,而是为未来培养组织者、管理者的优苗。
学生干部的培养应面对全体学生。为了使班干部队伍更加稳定,班干部的配备组成,可采用相对固定与短期轮换相结合的办法,比如班长任期可长达一年,一般班委任期一学期或半学期,小组长任期一个月或半期等等。另外,平时一般班委的变动也不宜"一锅端"地全部换,而应部分调整,逐步轮换。
学生干部的培养关键是思想观念的培养。
1.服务意识。"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火"应该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对同学真诚周到的关心。在上任后一个月之内,只要做到一点:尽可能细心地在各方面关心帮助同学。要淡化干部意识,要强化仆人意识。让同学们觉得你们是最值得尊敬与依赖的人,这样你们的威信便开始形成,并为以后大胆工作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我们要让学生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明白:自己为同学所做的一切都不是额外的"学雷锋,做好事",而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
2.主人意识。所谓"主人意识"有两层意思:一是工作中要有主动性和独立性,不要老是认为自己是老师的助手而消极依赖、被动待命。二是当老师的工作出现疏漏时,应勇于向老师提出并协助纠正;同时还要敢于作为同学的代表维护同学们的正当利益。
3.创造意识。因为创造性的劳动会使人越来越聪明。班级里的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应让学生尽量体现出自己的智慧,使他们随时产生创造的喜悦。
4.效率意识。教育并教会学生干部注重工作效率,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节约时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更是培养学生一种现代观念。指导学生科学安排时间,合理制定计划,学会"一心多用",善于简洁发言等等,都可逐步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学习效率。
学生干部的培养更多的是为他们提供机会。要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教师要大胆放手,为小干部们提供大量独当一面、大显身手的机会。即使学生在工作中遭到挫折,这也是对他们必要的锻造。学生的个性与潜能一旦发挥释放出来,其工作热情与创造精神往往会使教师惊叹。
学生干部的培养离不开学生集体的健康舆论。学生干部的产生,必须经过真正的民主选举。即使学生自荐,也应投票通过。定期让学生对班干部进行评议和投信任票,既使学生干部随时感受到同学的鼓励与监督,又以此引导学生公正无私地评价班干部。期末发动全班同学向班干部写致敬信,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还可评选"最佳班级活动"、"最佳学生干部"等。对少数工作不佳的学生干部,一方面要进行个别的帮助与指导,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其工作中某一点可取之处,然后在班上大力表扬,以鼓起这些学生干部的热情与信心,使他们的工作能力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还意味着:让集体舆论影响、促进后进学生的转化。这既是指教会每一个学生自我教育,也包括让集体中的一部分学生影响、感化、促进另一部分学生的转化。
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绝不仅仅是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而是把这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好形式。我们应该着眼于让学生干部通过实际工作,培养献身精神和进取精神,使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从而认识自我,表现自我,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增强对生活的自信心。
我们要让小干部们知道,如果同学不守纪律,就应该设法帮助、制止他,动辄告状,是推卸责任的表现。这样,学生干部不得不去思考工作方法。
新生入学,我们可以提出3个问题让大家讨论:
"大家是否希望咱们的班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
"既然你们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愿望,那么,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每个人应不应该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呢?"
"要克服缺点,班级需不需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呢?"
启发学生自省与鼓励学生自信并不矛盾:在自信的前提下,全面的自省;在自省的基础上,科学的自信。
对于某些非要教师自己提出的纪律要求,班主任也应尽量设法通过学生的口提出来。
对于少数违纪学生的纪律惩罚,不要以班主任个人的角度提出,而要让学生自己摆违纪现象。论违纪危害。这样,对违纪学生来说,她们受到的惩罚并非班主任的"铁腕",而是来自学生集体的谴责与制约。
我们制定的班规不应仅仅是道德提倡,而应是行为强制,应具有法律般的约束力,使之真正切实可行。班规一开始就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制定,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约束我们,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
班规确定原则有三个:可行性,广泛性,互制性。
所谓可行性,一是提的要求、规定应符合实际,便于监督检查,不能提一些虽然合理但难以做到的要求;二是不仅仅提出纪律要求,还应同时有相应的强制措施,明确"违反了又怎么办"。
所谓广泛性,是说班规应尽可能地包容班级一切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以后凡是班内出现了违纪现象,老师同学都可以从中找到相应的惩罚措施,做到有"法"可依。(对于教育中的惩罚 ,李镇西老师认为在学校任何形式的体罚都必须根绝,因为离开了对学生的爱与尊重,就谈不上任何教育。同时,科学而成功的教育又不能没有惩罚,但是教育惩罚不是体罚。我理解的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这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前者如够操行分和纪律处分~警告、记过等等,后者是某些过失补偿性行为,比如做卫生不认真而罚其重做等等。这些惩罚与尊重学生并不矛盾,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
所谓互制性,即"法规"既应体现出学生之间的互相制约,更应体现出师生之间的互相制约,特别是学生对班主任的合理制约。这样做,只是为了给学生树立一个观念:任何人都是有缺点的,因此任何人都需要制约。一切把班主任神圣化的认识都是危险的。
起草班规: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立法者"。经反复讨论,大多数同学决定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违纪现象采用这几种惩罚办法:为同学们唱一支歌(适用于较轻的违纪);做值日生(违反课堂纪律,影响同学学习,以此来为集体服务,表达歉意);扫教室(影响了环境卫生,自然应该用自己的劳动弥补过失);跑步(主要是用于不认真锻炼身体或违反体育课纪律的同学)等。对于迟到,一学期不超过三次,否则,超过一次便当一次值日生,这样看起来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但实际上避免了绝对化、一刀切,而使班规更符合实际,易于执行。
班规专门设了"班主任"一项,对老师有如此规定:每月出现下列情况中任何一种,均罚款两元或打罚扫教室一次:1.对学生发火超过一次。2.上课拖堂两分钟以上。3.错批评同学一次。4.用不文明语言侮辱同学的人格。5.执行本班规不严。对班主任的惩罚有班章之星,全班同学监督。
班规规定,每一届班委只能任期一学期,班长任期也不超过一学年。因而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有机会当学生干部。除班委外,班上还设立了许多班级事物分工的职位,使每一位学生都不会空闲。这样,便保证了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班级管理。
"教育"本身就包含有惩罚的因素。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养成教育"。这种养成教育,带有某种强制性这种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强制性与我们现在反对的思想专制不是一回事。在一个集体中,一个人违纪必然妨碍其他更多的人学习。这样,为了尊重多数人学习的权利,有时不得不暂时"剥夺"个别人的学习权利——也就是说,必须予以必要的惩罚。
惩罚:严厉的处罚。那什么叫处罚呢?处罚:使犯错误和犯罪的人受到政治或经济上的损失而有所警戒。而何为体罚呢?体罚:用罚站、罚跪、打手心等方式来处罚儿童的错误教育方法。
科学的教育惩罚不仅仅是制止违纪现象的手段,而且还应该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法治精神的途径。 也就是说,教育惩罚不应该只是来自教育者,而应该来自学生集体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