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是一个不太喜欢看关于生命之类的哲理书,什么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好好珍惜之类的。觉得那是哲学家考虑的事。并且自己还这么年轻,这些事离自己远着。
只有看见过别人生死,才会恐慌。才会发现活着有多好。
就是昨日一个同事说道,她一个同学得了肝癌晚期。才28岁啊。结婚没多久。生活才刚刚稳定下来。她说她之前一点症状都没有。这次是因为怀了孩子,才检查出来的。多么年轻的生命,人生才刚刚开始,却要走向死亡。
有时候我们以为死亡离我们很远。拼命挥霍自己的精力,过度的放纵自己。消耗自己的生命。从没想过生命会如此脆弱。然而当它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才知道恐慌,才会想到健康。
有一天,大学同学打电话跟我聊天。很是伤感的语气说道,我们该吃该喝。也不要抱怨什么社会不公平。不要再计较什么。我们应该开心。因为我们还健康的活着。人生还有什么比健康活着更好。
她妹妹还在读大二。她妹的室友有一天半夜突然难受,呼吸不过来。被送到医院时,已经脑死亡了。被诊断脑肿瘤。现在还躺在ICU。
之前也没有症状。大学体检也没检查她出来有什么病。她说她之前还去过妹妹宿舍住过,见过那个女孩。多么阳光的一个姑娘。就这样为生命画上了结束。
很多人以为学医的人。见惯了生死。对死亡已经麻木了。并不是那样子。我们心里也会难受。只是我们学会不再把难受挂在脸上。
记得以前在脑外科实习的时候,有一个人让我印象很深刻。一个中年男人,脸上没肉又小,显得眼睛很大。矮矮的个子。很是单薄。看他衣着情况家庭不富有。他父亲在脑外科治疗。一下很严重,一下又好一点。所以他父亲就住在脑外科的重症监护室。他不能进去陪伴。只有每天规定两三次时间才能够探望。
以致于他买了个折叠床就放在重症监护室外面的走廊里。只有晚上可以躺一会儿。白天人来人往,很是佣挤嘈杂。他就坐在走廊里守着。每次医生一出来,就急急的过去问医生:“医生,我爸爸情况怎么样,又没有好一点。”
待在脑外科大多都是意识不清,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每次看到病人痛苦的表情,以及对生的渴望。心里着实难受。很多家里人还是不会放弃一线生的希望。
因为实习,老师总会先带着我去问病史,之后就要在走廊里穿梭。很多病人刚来都会在走廊待着。一来一往。我跟那个男人熟了起来。每次他都会跟我聊几句。有一次看他越来越瘦的脸。本来就单薄的身体更没什么精神。着实看不下去。就跟他说,你去住好一点地方或者换一个人来守。两人替换着。
你守这里这么久,天天吃不好,睡不好。你父亲还没好起来,你就要垮了。而且一个正常人天天这样呆在医院。也会难受啊。他说道:没办法。没那么多钱。他有一个兄弟,如果两个人都来照顾。没人在外面赚钱也不行。他父亲已经花了很多钱了。他们又舍不得放弃他父亲。他说道:“只要还有活希望。我就要努力救活他。”
之后轮转了好几个别的科室了。真过了很久。有一天我去上班,碰到他了。他嘿嘿对我笑笑。然后说道:来上班了。我看到他,着实惊讶一下。这么久还没出院。他人更黑,更瘦了。
健康的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其实我们拥有了最宝贵的东西。只是我们很少想过这些。以为年轻就是资本。不断挥霍健康,不用担心这么远的事。殊不知死亡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