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内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阳光,尤其平时得到批评比较多的孩子。孩子可能在学习,行为习惯上表现不够好,在学校被批评的机率比较大,回家后父母缺乏教育策略,也往往选取简单粗暴的批评解决问题。
这样的孩子,他们往往犯错的机率,会随着不断批评逐步增加,这也是让许多老师和家长头疼的地方。不是老师、家长不管,而是孩子屡教不改。久而久之在班级内就成为了钉子户,在家里就成油盐不进的“小妖怪”。
这样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批评不是不可以,然而过度的批评,无形是在不断放大孩子的缺点。把孩子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调皮捣蛋的时候,我们不经意间训练了孩子调皮捣蛋的脑神经。不是孩子不想改,而是他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什么叫好。他的脑海里只有不好的标准,长期告诉孩子这样不对,那样不对。孩子怎样做又叫对呢?
此时我们更需要培植孩子,积极进取,阳光乐观,自律自强的脑神经。如何培养?其实很简单,瞪大眼睛观察孩子。当孩子不经意间做得好的时候,郑重其事的告诉孩子:孩子你真了不起,你接受了妈妈的建议,能够安静的坐在桌子旁写作业,你已经超越了自我,这就叫做自律,这就叫做认真。
当孩子行为习惯有改观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的反馈给孩子:孩子你刚刚做的特别好,你说话的声音变小,你在和其他人沟通的时候语气委婉了,你没有随意的拍打别人。孩子你知道吗?这就叫做正确的沟通。你很了不起。
如果我们经常这样来给孩子沟通交流,孩子怎能不改变?把孩子做得好的事情陈述出来,并且向孩子表示祝贺,告诉孩子这种行为叫做什么行为。孩子也许是不经意间的改变,随后会因为我们的持续关注,养成好习惯。这样的做法就是智慧的教育,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积极上进,自律乐观的脑神经。
那么对待教育有困难的孩子,是不是仅仅这样关注,表扬,告知就可以?显然是不够。我们更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陪伴在孩子的身边,陪伴不是待在孩子的身边,而是用心在观察,用心在交流,让孩子感觉到与我们待在一起很舒服。良好的亲子关系会让我们的家庭教育更有力量,孩子会更加愿意听我们讲话。
改掉一个坏习惯,需要有培养一个好习惯的耐心。持之以恒的坚持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