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小语玩蜡笔,淋淋也凑热闹,后来用蜡笔来画画。小语紧紧的抓住一把蜡笔,淋淋想要其中一个颜色,就抢了小语的蜡笔。
小羽毛哭的天崩,一定要姐姐还,大哭说“我的蜡笔我的蜡笔!”爸妈要姐姐还,琳琳姐姐也哭的天崩。
我先抱着阿语,看着郑淋说,‘’你是不是很喜欢画画啊?‘’她抽抽噎噎地说“是啊,画画是我的梦想。”我说,“对啊,喜欢画画的小孩是乖乖呢!小姨很喜欢会画画的小孩!”然后给她大拇指。她的情绪被看见了就不抵抗了。然后我说“但是蜡笔是小语的,要经过她同意才可以。”“所以我们把蜡笔放好来,蜡笔困了要谁觉啦。等蜡笔起床你画给小姨看好不好?”她说“我喜欢画画,哥哥也喜欢。”我说“对啊,小姨看过,哥哥画的画很漂亮呢!淋淋下次画给小姨看,告诉小姨是什么含义,好么?”她爽了,就把蜡笔还给小语的盒子了。
然后我又和小语说“妈妈知道你也喜欢画画对不对,妈妈备课你都在旁边画画呢!画的好漂亮啊!”“你那么喜欢蜡笔,它们好像在你手里那么久有点困了呢,我们给她们排队睡觉好么?”小语也爽了,就把蜡笔从手里放进盒子了。
然后我说“我喜欢你们两个人,你们都是喜欢画画的好孩子呢”。额,她们俩都爽了。。。
然后就问阿语“还有蜡笔在地上么?”后来阿语注意力变成满地去找蜡笔,姐姐注意力已经变成去看喜洋洋了。
我现在深刻感觉,所有的情绪需要被看见、被接纳,不然就会有抵抗。再一次深刻感觉到,对待孩子,对待家人,其实所有的技巧都是表层的,根本还是发展接纳自己情绪的能力,因此也能柔软的接纳外在,才能有共情的力量。
上次正面教养课程就说了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先共情再批评,但是很多人运用时,先干巴巴的说“我知道你想XXX,但是XXX”。完全不奏效。我把我的观点和老师讨论,老师很认同。外在的技巧都是表层的,真正的力量来源于内心的成长。和孩子在一起,真的很加速自我成长。
感赏上天赐予我小语仔仔;感赏/境遇把我那么多创伤翻出来,让我去深度和自己对话;感赏吸引力法则让我变得柔软;感赏我发展了自我能力,越来越接近我要的样子。
接纳其实是世界上最具有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