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餐厅的后厨,我无意间竟然发现了一张今年9月份发行的《阳城新闻》(原《阳城报》)。
刹那间,我激动不已,仿佛与久违的亲人久别重逢般地惊喜!虽然那是一张脏兮兮的旧报纸,可我还是拿起来,爱不释手地把正反面的新闻和各类文章读了一遍。
我看到报纸中缝里标注的报社总编已经换了新总编,觉得岁月如梭,十几年过去了,原来的总编李晓晚老师一定退休了吧?
手拿报纸,却已走神,勾起了十几年前的回忆,回忆起我和李总编的一面之缘……
那是2005年,那年我23岁,自幼爱好写作的我初中毕业后断断续续地胡乱写些东西。虽然那时有了网络,可我不会电脑,更不会在电脑上打字――至今都不会!于是就经常手写,觉得写得满意了,竟然不自量力地往《故事会》这样的知名刊物投稿,那是用钢笔工整写在稿纸上,叠整齐,装进普通信封,贴上廉价邮票,寄往千里之外的大上海。后来可想而知,递出去的稿件犹如石沉大海。
就在那年夏天,我们这座小县城发生了一起摩的司机被谋财害命的凶杀事件。当年闹得满城风雨,引发摩的行业的恐慌和萧条。
当时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素材,有必要写一篇文章,于是伴随着一时迸发的灵感和自己估摸着摩的行业从事者的内心世界,编了一篇标题为《一名摩的司机的自述》。
稿件写好后,自然要往《阳城报》投递,打听到报社的地址,就去镇上邮局发出去了。现在想来也可笑,那时县里不会电脑打字的业余写作者都是用这种方式投稿的,尤其是我,距离县城才十公里。
稿件发出去第三天,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看号码应该是县城范围内的,因为当时我在稿件末尾标注了我的手机号。
接通电话,一个磁性浑厚的男声:喂,你好!你是原军鹏吧?我是阳城报社。
我一时激动,说话都不利索了:对对……对!我……我是!怎么了?
电话那头说:你最近几天内有空来趟报社吧?
我听了更加激动了,犹如范进中举似的,按捺住心中的狂喜,兴奋地说:好的!明天去吧。
“明天来了,你直接找我,我是李晓晚。你就说找李总编。”对方扣了电话。
第二天,我请了假,特意梳洗打扮得干净利落,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乘公交车赶往县城。记得当时请假时,领导问我去干啥,我腼腆地说了事由,领导和同事们打量了我一下,打趣道:嗬!看不出来嘛,你还会这一手呢,回来请客昂!
领导的话出有因,因为当时大家都认为我是去领稿费的,我也认为是,不外乎是名利心驱使。
到了县城,一路打听到报社地址。当我来到所谓的报社门口时,很惊讶!之前以为作为县委机关党报的宣传重地,应该是装修精致的办公楼吧?可看到的却是一处隐蔽在周围居民区内的一处平房院子里,面积不是很大,说白了就是一个普通民宅,虽然报社面前就是恢宏的县委大楼,在大楼背后显得那么矮小平凡。
进到报社院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平房,每间房门上安装着标有编辑部、发行部等牌子。激动和忐忑地进入编辑部,看到几个工作人员在各司其职地工作,每人一张办公桌,桌上一台台式电脑。办公室里干净整洁,摆置简单,除了一台饮水机和一台落地风扇,就是堆积如山的报纸和稿件。
发现我冒昧进来,有个戴眼镜的男孩问我什么事,我就说昨天李总编打电话给我通知我来的,男孩打了电话说你稍等,李总编一会就来了。
几分钟时间,一个中年男子进来,问我:你就是军鹏?我答是的。
中年男子和蔼可亲地笑着和我说:来我办公室一趟。
我随他进了一间门外标着“总编办公室”的房间。啊!这就是李总编!于是我赶紧打招呼:李老师好!
李总编客气地说:别客气!快坐下,我和你谈谈。
于是我俩在办公桌前面对面坐下。这时我才细细打量着李总编,只见他不高不矮略微发胖的身形,白净的面庞上架着一副茶色眼镜,灰色的衬衣扎在裤腰里,浑身上下显着一股精气神,举止言谈透着知识分子的气质。
李总编亲切地大致问了我的情况,哪个村的?今年多大了?现在干什么工作?什么文化程度?以前都在哪些刊物投过稿等问题。我紧张地一一如实回答。
“你写的那篇稿件我看了,立场和主题很好!道出了摩的从业者的心声。不过文笔和其他业余作者和通讯员比起来,还差点火候功夫,看出来你功底还是比较扎实的,是个好苗子,这就需要你平时多读多写多练,不断学习。”李总编诚恳地向我提出建议。
生平第一次接受专业权威老师对我的教诲,无法形容当时处于紧张和激动之中我的心情!
随后我被李总编文雅亲切的态度所放松,无拘无束地和他交流起来。当他得知我的工作单位时,豁然地和我说:啊呀!你们厂是县里有名的出口创汇企业啊!现在就有很好的素材嘛,你可以给你们*厂长做一篇人物通讯,因为*厂长是全县有名的企业家,你就可以把他过去的经历,如何努力奋斗,如今如何治理有方,今后有何蓝图规划等等,这些都可以值得报道嘛!不要急于求成,要仔细做好材料搜集,哪些可以写哪些不可以写,哪些要详细哪些要一笔带过等等问题,这些都是作为通讯报道的基本功和重点……
听着李老师那铮铮教诲,令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鲜和巨大收获!暗自下决心,以后一定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谈兴正浓,突然电话响了,李总编接过电话答应了几声,然后起身和我握手道别:现在我有个会议要去县委宣传部,咱们就到这里吧,你回去后不要放弃这个业余爱好,多练勤学,用你手中的笔来做宣传阵地的武器!
听了这番“官话”,犹如一剂强心针,激励我激情满怀,浑身充满斗志!
接着李总编拿出两本八开纸大的书递给我,并吩咐:这是往年报社的合订本,你回去好好学习一下里面通讯啦新闻啦以及各种体裁的文章,多看看像你一样的业余作者如何作通讯的,多揣摩几次,应该对你有很大帮助和进步!
那天的会面,是我唯一一次与专业老师的正面接触和受教,虽然只有十几分钟时间,但对我来说带来的是大有裨益。
李总编赠送我的是1994年和2001年《阳城报》的合订本。拿着这两本对我来说珍贵的赠品,爱不释手地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求知和学习促使我认真的领会揣摩里面那些老师和文友的佳作。人比人,一下子感觉到我和人家的水平差之千里!是我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目标。
不仅如此,意外地从合订本上了解获悉了许多我所不知的本县各方面各个不同时期的比如风土人情、时政动态、历任父母官的执政方针等等知识,无疑为我的对于本土文化知识的积累如虎添翼!
后来,我凭着冲动和一腔激情接连写了好几篇我所认为的“新闻通讯”递到《阳城报》,虽然被采纳了一篇,我却感到进了很大一步,更加激发起我的写作热情。
……
2008年的一天,我在上班,突然接到报社的电话。我惊讶这两年没往报社投稿,怎么给我打电话了?接通后,一个熟悉的声音,还是那个磁性浑厚的声音!
“喂?你是军鹏吧?听出来我是谁吗?”
怎么能听不出来呢?!李总编!
“啊我知道,您是李总编!李老师好!好久没见。”
自从2005年那一面之缘,确实好久没和李总编相见了。
之后通话才知道,李总编说最近报社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就是关于我们厂长的通讯稿,问是不是我写的?我不好意思地说:不是呀,我之前写过,一直觉得写的不好。然后李总编跟我说了作者姓名,我说那是我们副厂长,一个大学毕业生。
“奥,是这么回事呀,那你找到那期报纸以后看看那篇通讯吧,你可以和人家比较一下,取长补短嘛!”李总编在电话那头鼓励我。
几天后我才找到那篇标题为《铁水奔流铸辉煌》的短篇通讯,作者就是副厂长。我仔细读了,才发现自己的水平还是有待大大地提高。
这么多年过去了,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和各种写作平台的上线,我早已很少阅读纸媒了,写作也是在手机上码字,在简书等自媒体平台锻炼学习,写一些不知所云的文字。自我感觉现在的水平比起以前确实有很大进步,这不是自傲,而是受益于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而得来的。
现在偶尔手写,字体很难看。这真是新生事物改变和提高了生活也退化了自身功能的时代!
如今再遇《阳城新闻》,令我勾起那些难忘的回忆。我深知,如果没有当初李总编与我的一面之缘和传识授教,我很可能放弃了写作――这个对我来说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
所以多年来我默默感恩李老师,因为他是我写作路上的加油站和驱动器!
不论时代和发展如何改变生活和命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