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来历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中国历史上的“春节”不是节日,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
到南北朝时,“春节”是泛指整个春季。
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国民党曾想学日本试图废除春节,但是被中国人民强烈抵制后以失败告终。
贴春联
新春讲究的是新,春节前要进行大扫除,春节要穿新衣服,还要贴春联。春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习俗,主要是抒发人们美好的愿望。
过新年,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有亲人去世的家庭除外)。贴春联的目的为了图个好兆头,据说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宋代,在明代的时候开始盛行,一直流传到现在。
放鞭炮
宋人王安石有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放鞭炮是不可少的,只是近些年来,为了减少污染,禁放鞭炮的城市不少。
但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这些许的气氛还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所以三十晚上和初一的早晨要放鞭炮,辞旧迎新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知道,放鞭炮不单为了听响声增喜庆,更有驱驱妖避邪的说法。说的是很久以前有个叫年兽的怪物,在年三十那天出来危害人间,人们为了驱赶它,就放鞭炮来吓它,这样一来放鞭炮也就成为了习俗。
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而新年起床第一件事也是爆竹。
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
到了宋代,汉族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也就是现在的鞭炮。
现在,不单是鞭炮了,已发展为节日的礼花。每逢重大节日,以及喜庆的场面,礼花之夜给人以壮哉美哉的感官享受!
守岁
除夕晚上人们要守岁,就是一晚上不睡觉,亲自把这最后一年的最后的一天过完,好迎接新年的开始,所以好多人家都是过了12点放开门炮,吃新年饭,这也是三十晚上不熄灯的一种说法,放鞭炮和守岁寓意是希望新的一年家里平平安安,好运连连。
吃饺子
过年吃饺子。这种习俗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法有关系,到了每年的年底,年三十的时候,那么这就不仅是新旧两天的更替,而是新旧岁的更替,中国人管它叫“交子”。中国人非常注意界限,尤其是辞旧迎新这个界限,那么在这个时候,应该搞一些仪式来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那么在这个时候吃饺子,饺子和这个“交子”正好是谐音,而且饺子还有那么丰富的寓意吉祥的文化涵义,所以北方中国人才慢慢形成,在春节、在大年初一、在交子这个时刻,吃饺子这么个习俗。
寓意: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同时还寄托人们新年祈望。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在除夕夜里,窗外雪落无声,屋内灯光暖人,锅里热气腾腾。把所有的思念与祝福,都包进那薄薄的饺子皮!红红的火苗滚开的水,越煮越觉得有滋味,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盛上饺子,也盛出了对来年美好的期望。
压岁钱
压岁钱其实不是“钱”,在过去是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品。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压祟钱就是专门用来吓走这货的。
现在的压岁钱成了一种时尚,过年给小孩发压岁钱,晚辈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红包,更是长辈对晚辈美好的祝愿。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通常抱拳恭喜。实际上拜年抱拳是有学问的。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中国传统习惯尚左贬右,所以抱拳时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谓“吉拜”;如果右手包左手,则称为“哀拳”,是向别人报丧或求饶时使用的手势。
这在老子《道德经》第31章中有:“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和“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说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