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定投人生课堂共学《反脆弱》第28天,今天共读是活得长寿,但不要太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在追求更有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或者听从专家的意见,或者自己以为的更好生活方式,改变几千年已经形成的传统。
比如,有的人不吃肉类,只吃素食;有的人追求每日膳食平衡,要吃多少的水果、多少碳水化合物、多少的红肉等;有的人吃各种的维生素和补品,期望自己能够活的更健康和更长寿。
塔勒布已经指出医疗领域过多天真的干预会导致医源性损伤,这种对几千年来人们固有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良,同样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医源性损伤。
延长寿命的方法,不是有更好的医疗保障,吃的食物更加营养等;反而,否定法是更好的策略:花更少的钱但活得更长,是一种减法策略。
在塔勒布看来,减少医源性损伤就是要用人类机体调整和自愈能力,利用这种反脆弱性来替代医生、充足的食物。有时候物资适当的匮乏,缺乏营养对身体更有益。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延长人类寿命的唯一方式就是限制卡路里摄入量。这种限制不是永久性的,只要偶然节食即可。
正如昆图斯·恩纽斯写道:“好,主要是因为缺乏坏的缘故。
塔勒布就讲到他从来不吃非它们家乡——古地中海领域生长的水果,比如芒果、木瓜、橘子等这些早先不存在的水果。
不喝少于1000年历史的饮料—因为人体对古老饮料的适应性已经测试过,只喝酒、水和咖啡,不喝软饮料。
之前,我们物资匮乏,只有几种应季的瓜果蔬菜,甚至有时处于半饥饿的状态,人变得更加体力充沛和健康。
而现代社会物资极大丰富,各种反季节瓜果,转基因食品、甜食、膨化食品、饮品等等,使我们的身体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
面对物资丰富,最好的策略是采用减法,回归自然和传统生活方式,对食物的摄入量和成分的保持一种随机性,间或的斋戒和饥饿状态,都会对我们的健康和延长寿命大有益处。
更进一步,随着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人们的寿命在延长,人们也会有一种现代化的错觉,即我们应该尽可能长地活下去,这个概念是脆弱的。
从反脆弱的角度考虑,之前已经讲到,系统的反脆弱性是通过牺牲个体和他们的脆弱性实现的,现在群体和子孙后代的发展是通过个体脆弱进行强化。
所以,个人在地球上不是为了永生,不是为了苟活,而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
那种一堆管子从你的鼻孔插进、拉出,显然也不是什么有吸引力高质量的生存方式。
这种选择也是基因使然,因为信息具有反脆弱性的,基因就是信息,但基因的载体却是脆弱的,而且需要维持这种脆弱性,以使基因变得更强。
所以,我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产生信息或改善信息,不断优化我们的基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不断地学习成长,通过个体地崛起,不断给生活赋予更大地意义,就是在改善这种信息。正像塔勒布说的: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最后能够为集体利益,为了繁衍后代,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并为他们提供生活的给养。我的信息,也就是我的基因或我的反脆弱性,才是应该寻求永生的东西,而不是我。
现在想想定投人生课堂,战友们践行“读书、健身、投资、帮朋友、陪家人”,目的也不是为了实现一己利益,而是通过成长,提高影响力,去帮助更多人。
影响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组织等等,这就是人生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