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里我们说了刘峰——最是雷“峰”“刘”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可在历史消息中查看),这个名字就藏着他的一生,那么今天我们先来说
林丁丁——恰如黄鹂在枝头,莺莺燕燕“丁丁”
“林”象征着树木、树枝,而黄鹂呢,是最会唱歌的鸟类之一,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而“莺莺燕燕丁丁”,则是形容鸟儿鸣叫的声音。
林丁丁三个字所构成的画面,就是一只黄鹂在树枝上清脆悦耳的地着。这只小鸟之所以欢叫,也许只是因为抒发春光无限好;也许是因为孤影独自怜,用来吸引异性;也许是见到食物的兴奋,早期的鸟儿有虫吃嘛,等等都有可能。它长得是如此美丽,唱得又那么悦耳,以至于像极了泉水“叮咚”之响,唱出了春意盎然,唱出了世间美景。
只是林中黄鹂自然极好,若是过分贪求物欲,被豢养起来,也会落得臃肿不堪,失去生机,毫无颜色。
这不正是《芳华》中林丁丁一生的写照吗?
林丁丁的出身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是来自上海。她是文工团的主唱,还会弹钢琴,所以从小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在行军途中脚上起了大泡,这说明她应是被娇生惯养成长起来的,没吃过什么苦。
拖地大叔在分析电影人物的时候,总是会先说出身,这是因为家庭环境会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拖地大叔的眼里,出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富家子弟偶有纨绔,穷人孩子却早当家。出身只是一个事实而已。但他无疑会对人早期的性格有很大影响,所谓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一更多的就表现在家庭的出身上。四五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方面。
林丁丁的家庭环境从物质上说,无疑是不错的,而且他也喜欢那种被呵护的感觉。并且唱歌也好听,长相又甜美。但电影演完,很多人对她的评价却不好。认为刘峰的悲剧都是她一手造成的。
拖地大叔并不这么认为。所有的结果,无一不是众缘和合的结果。众缘和合,就是事情不是孤立存在的,没有一个绝对的背后主导者,各种条件齐备了,结果才能显现出来,就像种子要发芽,空气水土壤等等是缺一不可的。《阿含经》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试想,这么一个娇生惯养长大,总是被别人捧在手心里的,到哪里都光彩照人的女生,突然被一个男人强行搂了起来。他心理应该是很慌乱的,但直到这时候,她并没有大喊大叫,也就是她只是慌乱,但未必是抗拒的。因为就像后来她躺在床上哭的时候,郝淑雯对她说:“抱一下怎么啦,别人又不是没抱过。”被别人抱,也许她的心里还有一点得意。不过被人撞见就是另一回事了,而且撞见的人头一句话竟然是:“腐化活雷锋。”这就让他无法接受了。
被宠惯了的人,是受不了委屈的。
所以她才会一把将没织完的毛衣扔在刘峰身上,哭着跑回去。
而且,刘峰在抱他的时候,左手确实放在了“不那么正确”的位置。这也应该是刘峰一生的痛处。战争打响,刘峰失去了左臂,这应该也是编剧的有意安排。
压抑、克制自己的刘峰,是不能接受这不洁的左臂的。
但事情不是刘峰想的那样简单,把错误归结为自身左臂,归结为自己的意志力不足。
刘峰对文工团的贡献实在是太多了,甚至包括他的腰。但审问他的人,却对他的功劳只字未提,只想给他定罪。
一个人,成了那个时候的道德榜样和图腾,道德榜样是不能有污点的,有的话,就不能再做榜样的代理人。
人们通过自己的希冀造就了偶像和神话,然而一旦发现他也只是人,于是就把他狠狠地踩在脚下。
就像马克思一样,但马克思真正写了些什么,那些称颂他的人或批判他的人也许并不知道。《资本论》是写给光大工人阶级的,其实除了第一章外,并不难读。
历史环境,意识形态,青春的男女,各自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暧昧的音乐,寂静的夜色等等条件齐备,众缘具备,结果自然就会发生。
这里面,果真有一个最坏的人吗?果真有一个可以被人唾弃的对象吗?
众缘和合而已吧。
在电影的开始,小萍偷拿了林丁丁衣服去照相,后来被发现后,郝淑雯想要报告领导,队伍里面不容沙子,但林丁丁还是说,给她一次机会吧。
所以,说完全是林丁丁害了刘峰的言论,可以休矣。
林丁丁就像一只贪吃的黄鹂鸟,她从来就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她不会压抑自己,也不会损害自己,如是而已。
只是若食物在笼中,也许并不会十分美妙吧。
电影的结尾,林丁丁远嫁国外,身材臃肿,这也很难说就是他想要的。
好啦,拖地大叔终于又写完了一个人,但想想还有何小萍、郝淑雯、萧穗子。有点不想往下写了,如果写的话,第三个那就是何小萍。
何小萍——卿本佳人多努力,奈何身似雨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