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似乎谁都知道了郭敬明是个“性侵”的怪胎!
自从昨晚好奇看了某公众号的推文,满世界似乎都是奔走相告的“警讯”。
尚且不提郭敬明性侵这个事实是否已经被坐实,网络上的舆论却是一片惶惶不可终日。
毕竟不管现在的那些自媒体是如何左右舆论,已经有无数人“默认”了这个事实;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这也不过是一个热点、是一个用来“炮制”标题党的绝佳素材,和《战狼2》《二十二》什么的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先不说人们为什么会更喜欢“偶像人设崩塌”这个事实,关键是作为“大新闻”“大事件”的推手,作为“霸权”下推翻“异端”份子的FFFF团他们的“破坏力”简直可见一二。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在事件如惊涛骇浪一般袭来的时候,选择成为浪花的一份子?
一方面,这个时代的偶像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收入状况确实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特别是在国内,吴亦凡、鹿晗近亿的片酬,确实达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更可怕的是这群所谓的偶像背后,还有着其他人绝对无法触碰的“逆鳞”:他们的一颦一笑都能被无数人追捧,他们的一举一动也能被透析出更多的含义。
诸如他们没有演技,但他们够努力;诸如他们没有艺德,但他们够努力;诸如他们滥用替身,但他们够努力……
我就奇怪了,相对于躺着都能赚钱的他们来说,他们努不努力,还需要你来画龙点睛么?
于是,相对于得天独厚的他们,那些再怎么努力也无法企及的大多数人满是酸酸的空气。
另一方面,说一句不好听的话,相对于“造神”需要的或许只是一个人又或者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努力”,“灭神”却需要大多数人的革命,当普通人再也无法融入“造神”的行列,那么就没有一刻是比“灭神”的时候更接近“神”的契机;就算不能“鸡犬升天”,“与有荣焉”还是小意思的。
于是,当受害者站了出来,除了真正身有同感的那一部分人,更多人不过是站在自己的主观立场进行臆断;那些所谓的事实和证据也不过只是“柯南式推理”,先有结论然后一一验证的证明题。
最后,从人性角度出发,人类虽然会为对方的“成功”鼓掌;但人类却更容易为他人的“失败”为虎作伥。
其实,说真的,我一直在避免从“被告人”和“被害人”身上找“结论”,反观整个事件的本事不盲从、不轻信,不摇摆你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虽然这些事件也一定会对某些人造成了伤害,但他们需要的从来不是你的同情,而是在揭露这个时代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