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认为聪明的人做事更容易成功。
事实并非如此,龟兔赛跑的故事每天都在现场直播。只是没有乌龟和兔子那么具象,被人们视而不见罢了。
聪明的人反应快思路广更容易显得出类拔萃,所以,聪明的人在生活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称赞,而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既得不到赞美,更鲜少得到关注。不聪明的普通人,就像野百合悄悄开放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多数人判断一个人能做多大事,能走多远通常都是按这个人表现出来的聪明程度来判定的。这其实是个谬误。电视上天天都有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仔细看看,分析分析,他们中的大部分真的比普通人聪明吗?并不是,对吧。一个人能否做成事最终靠的是方向正确和坚持,跟聪明与否关系不大。现实中大多数事情并不需要天赋。甚至天赋,都可以靠后天合理训练习得。
同样做一件事,聪明人因为心思繁多,困扰也多。多是前思后想,各种三思评估后,觉得怎样做都有麻烦,有漏洞,还是不做好了,聪明人的特点敏于思而拙于行,想的比做得多。
笨人反之,通常拙于言而敏于行,想想该做就做吧,做着想着也不错。边做边调整方向,比干坐着思考方向靠谱多了。一般笨人都比聪明人行动力强。
金庸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黄蓉就是这两种人的极端代表。仅从武功成就而言,黄蓉比郭靖差多了。虽然刚出场的时候,郭靖远不是其对手。但到了射雕末尾,华山论剑,郭靖已经几乎可以和东邪西毒相提并论了。郭靖胜在个性质朴,专一。做好自己能做的,一直做下去。最终成就郭巨侠。当然,黄蓉也有成就,盖因她有个聪明又专注的博物学家老爹指导学习。不然,也会泯然众人矣。
普通人的聪明远不到黄蓉那个级别。光想不做,又无名师指导方向,成就自然更小了。加上人们的赞美令聪明人自我感觉良好,为了维持聪明的形象,从来只做能让大家夸赞聪明的事情,遇到需要挑战自己的事情,为了不被嘲笑,往往避而不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型心理定向。思维定势一旦形成,想突破,可就难了。
有个心理学实验,把一个跳蚤装进玻璃瓶,盖上瓶盖,一开始跳蚤往上跳,多次撞到盖子掉下来。渐渐它不再跳那么高了,跳到接近瓶盖的高度就跳下来。后面实验者拆了盖子,它继续跳,仍然每次都在瓶盖下面的高度,它已经习惯了低于瓶盖的高度,再也跳不出瓶子了。这就是思维定势的惯性。多数人就像玻璃瓶里的跳蚤,永远也跳不出玻璃天花板。
反观不那么聪明的人,反正没什么人关注,不活在他人的喝彩和眼光中。遇事仅从自己需要出发,反而容易挑战突破自己,成为成长型心理定向的人。遇到困难,他们更愿意去尝试解决,即便失败也无所谓,因为没有他人关注压力。不断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教训,坚持下去终能达到目的。虽然这种人成大器晚,但更持久稳定。相比伤仲永,这不是更值得赞美吗。
当然,聪明人一旦突破了固定心理定向这个难关,找到方向并坚持,自然也会成就多多。极端样本是黄药师。但是有多少人有勇气突破玻璃天花板呢。
仔细看看你身边,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