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外地人,有一个让同事们艳羡的好处——一年一次的探亲假。但也有一个买一送一的坏处——想家,想爸妈,想爷爷奶奶,担心他们少了我的陪伴会孤单,然而,更多的是想念家乡的小吃。
我不敢说我们那旮旯(河南八线小城)的特色小吃是全国最好吃的,但它对于我来说就是最好吃的,而且我想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觉得自己家乡的小吃是最好吃的,事实上也许它并不是真正的好吃,只是每个被家乡的五谷杂粮滋养长大的人,骨血里都有对家乡食物的瘾。
1~
每次去电影院闻到爆米花的气味,我都会心生腻烦,爆米花没有错,我烦它也是不对的,是它的味道太腻人了,有点儿反胃,让我想起了老家的爆米花。
我问服务员:
“有没有原味的?”
“这就是原味的啊!”
“这是甜味的,我要原味的。”
“这就是原味的啊!”
“我要淡的,淡的,淡的!”
“不好意思,没有淡的。”
…… ……
当我想家的时候,我会想吃家乡的爆米花,当我想吃家乡爆米花的时候,我会想起那个炸爆米花的老头儿。
那时候每隔一段时间,老头儿就会出现在村口的老树下,架好他的道具——一个黑黝黝的锅炉和一个黑油油的大布袋筒。随着“呯!”的一声巨响,爆米花炸熟了,热乎乎的香味迎面袭来,我们这群小伙伴兴奋地全围上去……
在炸好爆米花后的几天里,我几乎都以它为食,每天上学前塞满上衣和裤子的口袋,从家到学校步行3公里的路上,和小伙伴们一路欢畅地吃着,幸福无比。
放学回家后也不顾妈妈的招呼声,急匆匆大步走向屋内的爆米花袋子,直接把头和上半身钻进袋子里,左右手开弓往嘴里塞。大约当时身体瘦小,布袋又特别大,上半身钻进去完全无障碍。
那时的爆米花,原料简单又安全,除了玉米还是玉米,别说添加什么奶油味、抹茶味、巧克力味了,连甜味都没有,完全是原生态自然香,但是依然美味的无与伦比。
2~
我很庆幸办公室里不止我一个人好吃,可见吃货无处不在。我们常常会拿些小吃零食互相分享,每次有人带蒸红薯的时候,我都会啰嗦一句重复了18次的话,“你们这里的红薯不够粉(“粉”在我老家叫“干面”),我老家那红薯,又粉又甜,粉的掉渣儿。”
特别是最后这一点,粉(干面)的掉渣儿,南方的红薯是万万掉不下来的。南方的红薯软,北方的红薯硬;南方的红薯小,北方的红薯大;南方的红薯淡,北方的红薯甜。闭嘴,你没吃过北方的红薯,别说南方的红薯——也——甜。
幸好,现在有了网购,马云爸爸真好,想买啥有啥,想吃什么,有什么。在搜索栏打上“北方红薯干面”,很快搜出来好多家。嗯,这家的好,下单。
三天后到货,下班回家乐滋滋地又是洗又是蒸,终于忙清楚了,静待梦中的老家的期待已久的又粉(干面)又甜的红薯入口噎喉的感觉……
一个小时左右,打开锅盖,拿筷子往红薯上一插(会做饭的人都懂这个动作),焉了……这叫什么干面红薯,分明就是软杮子!此时除了埋怨网购不靠谱,马云爸爸不给力,我还要感叹:想吃上一口老家的口味儿真难!
3~
好吃不是我的错,甚至常常被大家称赞为“有口福”。如果它是优点的话,那我身上这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竟然不小心遗传到我家宝贝米奇身上了。
现在的他和当年的我年龄一样大,虽然现在的物质生活,早已让他不再会像当年的我一样,为了吃钻进爆米花的袋子,但他会在我们家人和朋友外出聚餐时,显露出动物掠食般的动作——抢。
这时在餐后返回的路上我会无不生气地对他说:
“餐桌上没有人给你抢啊,什么时候让你没吃饱啦?吃饭夹菜时为什么要抢着吃?以后慢慢吃知道不”?
他答:“好的”。
燃鹅,下次聚餐死性不改。
所以吃货和非吃货还有一个区别就是:非吃货看见食物是爱吃不吃性冷淡的样子,而吃货任何时候看见食物都是:好想吃,好好吃,欲求不满状。
如果是在家呢,一样有他发挥演技的余地。一次放学回来,自称很饿(熊孩子常常这样),我给他拿出零食后就开始忙做晚饭了。
这时发现冰箱里的肉食吃完了,嗯,正好今晚尝试一下吃素。等我炒好几个素菜端出来,喊他吃饭时,他过来看一眼,竟然哭了起来,眼泪哗啦啦的……
我的天,这是什么意思,虽然他是我生我养,一时还是难以理解,为什么会哭。过了几秒钟,我突然明白了——今天的菜里没有肉(我也忒迟钝了)。
从那以后,我领悟了一个道理:原来食物对一个吃货的重要性超乎我们的想象。这件事也促使我尽量学会做菜,变着花样折腾菜,尽量学会让自己做出来的菜不仅仅是能吃,而是更好吃。
作为宝妈,我们除了会吃以外,我们也要会做,只有在孩子的肚子里亲手播上美味的种子,在未来,孩子无论离开你有多远,无论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学习和工作,他想家的时候,那个种子就会开花,他的记忆里就会涌出很多妈妈的味道,这种专属的味道让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想着你,想着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