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了一个便携触屏显示器,可以方便连接手机的桌面操作系统。
为了看得舒服,还特意选择了4K高清的版本。
种草了很久,又想省钱,最终一冲动下了单,买了一款低端杂牌。
等拿到产品之后,发现显示效果实在是糟糕。本身的清晰度或许还可以,但是由于有触摸功能,表层的特殊材料,在高光的时候,会显得有散光,像是有很多小颗粒在闪。
那可以想象,看得非常不舒服。
原本买这个显示屏的目的是为了工作效率,结果效果还更佳影响效率,时间稍长就眼睛难受。
现在想起来,笑来老师分享过他的一个关于花钱的原则:
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上的钱不能省。
现在有点后悔,还不如直接买一个ipad,能做的事情很多,而且流畅快捷,好的应用也很多。
当时种草的原因,是手机的操作系统,而且一块小屏幕不贵,还(声称)是4K。
但其实呢,也花了150欧元,而且是邮寄海外的,不能退货。
其实,更糟糕的是,在这事儿上纠结的时间,和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
这都是更"花钱"的地方。
那现在怎么办?
钱已经花了,退已经是不可能了。
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就此打住,果断放弃沉没成本,承认自己在决策上的错误。立马纠正。
我已经不再使用那个次品屏幕了。下面准备一步到位购买一款ipad pro。
反思起来,最初的目的,本是是提高效率,在晚上有限的时间能做更多的事情。
结果纠结太多,饶了弯路,做了不必要的试错,浪费的不仅是钱,更是时间和精力。
在提升效率的工具上,尤其是能够给自己创造价值的工具上,真的不要太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