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行动693/1001(17.8.17)
前几天参加了樊登读书会的线下分享会,在场的几十人都需要做一个自我介绍,参加很多场合做过很多次介绍,我是真不太喜欢这个环节!但是场合需要当我拿起麦克我是这么介绍自己的:“大家好,我是林萍,目前服务于一家汽车集团公司,今天很幸运中午的时候赶上了最后一班车,争取到最后一个名额,第一次参加 线下分享会,来之前我看了 王克 老师的介绍,他很厉害,今天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谢谢大家”!
后来回想,我对自己的介绍很不!满!意!!
所以,就开始恶补如何做自我介绍!
为什么做自我介绍?
因为你需要和你需要的人之间建立链接。
做自我介绍前,自己对自己要有深刻的认识。要有用户思维——站在用户的角度对自己的名字做解释。要有产品思维——把自己当产品推销出去。
您的自我介绍的信息是否齐全或者特别?态度是否诚恳?语言是否流畅?是否词能达意至少让人听明白?之后是不是会让人家印象深刻?甚至产生兴趣和你交往?迫不及待的交往 .....
所以,好的自我介绍:
1.你得有料,拿出成绩,你的存在给别人带去什么价值,可以给别人提供什么,让别人可以看见自己?
2.换位思考,你可以为别人提供什么?
3.你的人品够好,是否值得被初次见面的人信任?
4.如何在别人脑海里植入鲶鱼(鲶鱼效应——在受众的脑海里植入一条鲶鱼,让观众的神经元细胞动起来,鲶鱼可以是:数字、画面感、 反差、悬念.....),想法设法让人记住你?
套用如下的框架结构试试看:
1.基本信息/个人品牌:你是谁?你做什么的?姓名、工作、经历。。。。。
2.重要信息/标签:你的特属标签是什么?性格、爱好、特长.....
3.有价值信息/推销点:别人为什么要认识你?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能给大家提供什么?我有什么可能是你需要的....
来一段 案例:
【一个职业】我叫王新汶,我是做金融培训职业的。06年参加工作的我,同年加盟中国人寿,是一个敬业爱岗的金融培训师。
【两个称呼】有人叫我老王,有人叫我新汶。办公室的小伙伴喜欢叫我老王,我也励志要要成为隔壁老王的正面典范;稍有接触后的朋友们会叫我新汶,你叫我什么?两者皆可!
【三个特点】王新汶开朗、乐观、随和。俺是土生土长山东人,因为学习和工作留在了四川。俺有着活泼开朗的性格、乐观积极的心态、随和大度的品性;因此,你可以约我,咱们也可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我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这样版本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林萍。别人都说“你看起来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我说“其实,我特简单,因为我思维简单,所以,我简单的快乐着!”
别人评价我,给我下了三个标签:
①终身学习者——因为我每天坚持至少2个小时以上的的学习或写作有两年半;
②时尚辣妈——我有两个宝宝,所以我要给孩子树好榜样。我不愿意委屈自己,我愿意包装出时尚知性的自己,只买精品、只留怦然心动的物品;
③乐分享者——我发现了有趣有意义的东西都会乐于分享出去。所以,我在简书从4月份到现在日更已经超过17万字。有近1000个赞。
希望和爱学习的大家共同见证彼此成长。
再来一个活跃版的:
大家好,我是林萍。
80年代有一个歌手,也叫林萍,不好,暴露了自己的年龄了。
我喜欢她不是因为名字一样,是因为她唱了一首歌,对我影响非常大,大家想听听吗?现场演绎一段《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开始让我思考 人和自然的关系。
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不说歌星 林萍了,说一说站在你们面前的 林萍吧,活到现在 最 让林萍 引以为豪的事情是 两年来 每天坚持写作,已经坚持了690天。在公司 也发起了“取经行动”计划,发心是激发大家的自主学习的意愿,目前有 近40名 同事 和 林萍 一样 每天坚持打卡,彼此见证成长。
如果你和我一样想成为“终身学习者”,那么我们今天就可以采取行动了!
小心机:名字重复了好四遍哦,你懂的!
你学会做自我介绍了吗?
如果只用15秒做自我介绍,你会怎么做?
建议:记得恒源祥的广告吗——重复。
一个小时内将一个词重复4遍以上,人类的大脑就会产生一种永久的突触而记下这一信息。
如果有60秒的自我介绍,你会怎么做?
建议:套用以上架构。
如果3分钟的自我介绍,你会怎么做?
建议:套用格式加入细节和故事。
自我介绍 需要 设!!计!!
学习框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思考力结构化。要不然有什么意义?
让“结构”变成一种自我习惯和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