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听刘崇明道长讲解“易道通神的前提”,并学习静心,打坐半小时。
先说说静心打坐的学习心得:
1、从一片漆黑到渐放光明。开始时关灯打坐,眼前一片漆黑。过会儿逐渐适应了黑暗,草堂外的灯光慢慢洒进来,看得见大家的朦胧身影。
2、从腰酸背痛到全身放松。做视觉记录时,在地上已经坐了一个半小时,平时僵硬的双腿已经变得有些柔软。但渐渐地,感觉肩膀酸胀,脊椎不在一条线上。做了几次深呼吸,试着调整坐姿,有意识地放松有“感觉”的部位。坐到结束时,这些酸胀感觉全都消失了。没有感觉就是最好的感觉,合一无障碍。
3、我的“打坐功夫”是十分粗浅的,单盘都盘不起来。即使这样,我也尝到了简单盘腿而坐、关注呼吸带来的好处。工作中的伙伴,平时因为工作的需要或自身的习惯,最易造成职业病。有机会打个坐,坚持做,对身心必有好处。
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刘道长晚上讲的,是系辞的第十一章。听完之后,觉得这一章特别适合创业、创变者。所谓创新、创变,不就是“开物”、“成务”吗?要创新创变,就要遵循自然规律、天下之道。易就是起这个作用的,孔夫子说。
道理没错,也很好懂。难的是“冒”。
听说过“冒头”、“冒烟”(往外透、向上升),“冒险”、“冒犯”(不顾),“冒名”(以假乱真),却没听说过“冒道”。
【說文】蒙而前也。从冃目,以物自蒙而前也。謂貪冒若目無所見也。
盲点
“冒天下之道”,也即师从自然,模仿自然的规律来行事。
U型理论创导者奥拓·夏莫(Otto scharmer)说:“全人类都在我们生活和参与其中的复杂社会网络中进行着共创活动。但是,尽管70亿的人每时每刻都在忙于共创,社会现实创造的过程却一直保持着盲人摸象的神秘状态,因为这个过程与我们的盲点相关。多数人多数时刻对社会现实的时间体验是某种外部性的——似乎外面有个世界在那里对我们在做些什么。就是说,我们绝大部分人对社会现实是如何创造出来的过程毫无觉察:在我们与他人和我们自己打交道中产生的关注力、意图和行动的源头。”
蒙上眼睛,我们就得摸索着前进,才有机会在事物的内部窥见真相。
通天下之志
志即意图。
【說文】从心之聲。志者,心之所之也。
也即“听从内心的声音”。所谓“通天下之志”,是需要聆听得到众生的意愿。小草有小草的意愿,小狗小猫各不相同。
U型理论中的U型创变流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就是结晶。结晶什么?结晶的就是宏图大志。
「他相信命运,相信命运仰仗于他。命运不会严格地操纵他,而是等待他,他必须走向命运,虽然不知道到哪里去发现命运,但他知道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事情虽然不会因为某个决定就应声而出;但是,当他决定自己的意愿时,该出现的终会出现。他必须放弃那些受外在事物和直觉控制的、微不足道的、不自由的意志,建立宏图大志,方能突破命中注定的存在。于是,他不再插手干涉,但同时他也不会放任自流。他聆听涌现自内心的声音,聆听世界所有存在的进程;不是为了从中汲取养分,而是为了按照其意愿将其变成现实。」
——马丁·布伯《我和你》
“通天下之志”回答的是“我是谁”,即“我的未来最高可能性是什么?”(奥拓,《U型理论》)。
对于毛毛虫来说,在作茧成蛹的时候,它们是否能够想象到即将成为一只美丽、自由飞舞的蝴蝶呢?
定天下之业
听刘道长讲课,一大收获就是对关键字的追本溯源。
这里是“业”。
【說文】業,大板也,所以飾懸鐘鼓。【詩·大雅】虡業維樅。【疏】植鐘磐之木,植者名爲虡,橫牽者爲栒,栒上加大板爲之飾爲業。刻板捷業如鋸齒,故曰業。
找了一口大钟:
看来“业”不光是为了装饰好看,最重要的还是用来固定大钟位置的(当然还得承重)。
“定天下之业”回答的是“我一生的工作是什么?”这一命题(奥拓,《U型理论》)。“业”是一种积累,是长期修炼、实践的结果。这种修炼在能力层次上,就成为一种专注、精湛的技能;在应用场景上,就成为进入哪一个行业的选择。
断天下之疑
“断天下之疑”是要断什么疑?
下面夫子自己给了答案:“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所谓吉凶者,得失也。人们在得失之间往往会计较、纠结,患得患失。刘道长说“患”即脚踩两只船,两头都想要。易经能够帮助人们定吉凶,在得失中作出明智的决策。“断疑”就是要明确到底要什么,不再犹豫不决,从而形成敏捷的行动(或不行动)。
圆而神,方以知
如何定吉凶呢?古人就用四十九根蓍(Shi)草和六十四卦来占卜。用现在的话就是建模、估算、预测。
以下是有关蓍筮的程序(资料来自互动百科):
进行蓍筮的第一道程序就是要举行一定仪式。先秦的蓍筮礼仪在《仪礼·士冠礼》中有记载。在那个时代贵族为决定大事要进行占筮,首先按照所要占问的事情的类型来选择占筮的时间。占问关于外部的事情要选择阳日占筮,占问关于内部的事情要选择阴日占筮。其次,是在宗庙内举行占筮。占筮时,求占的贵族穿礼服戴礼帽,站立在宗庙门的东侧,面向西;执行占筮的太史也要穿礼服戴礼帽,站在庙门西侧,面向东。提前已在门内铺好竹席作为占筮场地。太史在西塾中取出蓍草,向贵族请示占问的内容后,跪在竹席上进行占筮。占筮的步骤是:首先向神灵提出所要占问的问题,称为“命筮”;其次是用蓍草推演求卦;再次是把求得的卦象符号画在木板上,并交给主人过目;最后是向主人报告判断的结果。
唐宋以来民间占筮的仪式比先秦简单一些。南宋朱熹《周易本义·筮仪》有记载。要选择座北朝南开门的清洁房间作为蓍室,房间中央处放床,床上放木架,用于搁置蓍策(蓍草)。执行的筮者穿清洁衣冠,面向北站立床前,先洗手焚香致敬,然后向主人问明所要占问的问题,即可进行占筮。经过命筮祷告、揲蓍演卦、画卦、分析判断四个过程,最后向主人报告得出的结论。
为啥《周易》筮法的占具是蓍草呢?《系辞》:“蓍之德,圆而神。”古人以为蓍千岁生三百茎,有圆而神的美德,所以把它作为易筮的最为理想的运算工具。
而卦象的作用是定形,从而方便分析,得出占卜报告。“卦之德,方以知”。“方”,倂船也。一个个卦象都是由两个单卦复合起来的,就像两艘并行的船。
圆和方,应用在现实工作场景上,等于是告诉我们在进行头脑风暴时,要象蓍草一样圆而神,不评判,不下结论。等到所有的可能性都呈现出来,然后才归类、分析。常用的工具就是四象限矩阵,“方以知”。
调转镜头,同理共鸣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
圣人的状态,与教练的临在状态(presencing)相仿佛。。“洗心”是要涤荡自我的私欲;“退藏于密”即调转镜头,建立无评判、无建议地带;“与民同患”即运用同理心,看见、感受彼此。我不复存在,而与对方建立一种密切相关的关系,就像量子纠缠那样。
承接过去,感知未来
“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
所有过去的体验、思想,以知识的形态编码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身体里,我们的DNA内;当我们能够仔细聆听自己、聆听彼此、聆听宇宙,就可以象有神通似的感知未来。
如何做到?答案是象“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
什么是“聪明睿知神武”?“不杀”又是何意?听了道长下节课再作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