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能领略的也就只能是电视剧中的情节了,那时年级尚小,倒也开始悲春伤秋,直为最后的悲剧收场遗憾,心里不免也失落好久,挂念好久。
很清楚的记得,小学的时候,下午要去学校上课,中午电视上在播这部电视剧,便一直看到快上课了,再一溜烟儿的跑到学校,那时,家里跟学校也算是隔着一条不大不小的沟呢,但也跑的哪样轻松。起初看它是因为电视剧里面有些场景实在太漂亮太浪漫了。可能,年龄太小,还是比较容易被华丽的外表所吸引吧。时隔多年,好像也还是有很多美好的画面留下脑海里。
前两天放假回老家,看见了比小时候漂亮了很多的小学,再想想眼前的物是人非,一时,又想起了儿时追这部剧的情形,那时候,大抵是不太能看懂什么的,能记住的,也就除了剧中的浪漫之余,就是关键人物的命运起伏了吧。一时没忍住,便觉得再次一睹芳容。
再看,依然会被剧中的浪漫而感动,除此之外,也注意了很多别的东西。
首先,这么多年过去了,拍摄技术的确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过,这部剧,或许已经是那些年极好的了。只是,燕西少爷的西服,好像有点点大,不过,倒也不能太影响什么,毕竟陈坤也是帅哥一枚。当然,再看的时候,也会真的被他的演技所折服。追求清秋的整个过程中,喜怒哀乐也好,勇敢固执也罢,风流倜傥也好,纨绔任性也罢,就连爱上一个人时那种包括悸动在内的种种微妙的感情,都被他通通表达的恰如其分,看得人那叫一痛快,这才叫真的有演技!很多时候,总觉得,看书要比影视作品好,当然前提得是好书。很多细节都会被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但翻拍成影视作品之后再看,却完全失了味道。只觉得云里雾里,或者跟白开水一样,已全无滋味。
剧中燕西的父亲——金总理,还是一个很令人佩服的,哪怕只是剧情需要呢。剧中,当大家游说他同意燕西跟清秋成婚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年纪轻的人经不住纨绔子弟诱惑的”!这句话。仔细想想,不无道理,虽然清秋这样高冷的女子,大抵是不会轻易瞧得上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的。所以,燕西虽然纨绔,倒也有过人之处。至少,他是有原则有底线,至情至性善良之人,不以各人身份地位,穷富贫贱区别待之,这些从他对待家里丫鬟仆人的态度上就可以瞧得清楚。所以,被燕西诱惑,清秋应该也不会觉得丢人吧!
金总理还说,清秋的人品是信得过的,只是这孩子福薄了点,也就呼应了后来他们婚姻生活的不美满吧!金总理还对柳春江说,凡事要做得圆满,这个我也是同意的,虽然那个情景里,可能得到父母的同意会很难,也很难做到两全其美,但父母和爱情都是路能舍弃的,当然要尽力圆满才行!
剧中的金夫人,实在是一个令人佩服的角色,或许也就真得是那样大气的格局,才能做得了总理的夫人吧。
从主人公的婚姻中,也看到了很多:
女人,在自己的婚姻里,不能不自信,只是猜疑,而不去沟通的话。岂不是白白给对自己丈夫虎视眈眈的女人机会。如果,清秋可以自信一点,可以摊开了跟燕西说白秀珠的事情,那么,或许就没有白秀珠什么事儿了吧!
女人千万不要企图,利用结婚或者恋爱,去改变一个你认为爱你得男人,当然小的改变会有,但不要指望脱胎换骨,完全变成你理想中的样子。或许,燕西和清秋之间的产生间隙的原因之一就是,清秋总是希望燕西能一改之前她不以为然的作风,并且逢事便开始说教。当然,两个人之间的沟通是必然的,但如果能够周全男人费要不可的面子,沟通起来是不是会顺利很多呢。
没有不变的事情,哪怕之前怎么爱你的人,总也会变,而人,总有个毛病,得到之后便不再珍惜。为了得到清秋,燕西良苦用心,何其辛苦,可是,结婚了渐渐就开始觉得不珍贵了。反而觉得,一味顺从自己心意的白秀珠,倒也开始跟之前大不一样了,开始懂事,温柔,淑女,体贴了。而白秀珠,也一改之前骄横的大小姐脾气,开始讨好起燕西了。只是,燕西已是有妇之夫,不知白秀珠是何心态,或者是应了那句——往后走着瞧!也或者是从“阴谋与爱情”中得到了某种启发也不可知!
看来还是时间太久,忘记了很多情节。柳春江因为他父亲的固执愚昧,死了,可故事里这以死让一个年迈的父亲醒悟或者悔不当初,实属残忍。金燕西,居然可怜到要考拢诺跟秀珠的关系,以期能够借着白雄起——可以说是杀父仇人,谋个职位。也居然可怜到为此,而向白秀珠下跪求婚!也能对清秋说出“你浑身上下,那一样不是金家给的”这愚蠢至极之话。听说,原著里,金燕西要渣得多,而这电视剧里,其他也还算好。所以这句蠢话可能是为了契合原著吧。毕竟,我觉得这是全剧中,他最渣的一句话,当然第二件事就是跟白秀珠求婚了。
电视剧剧中了,虽然之前就看过,知道最后结局。可总是心里有些空落落的,总希望能在它之外,找出那个不一样的大团圆的版本。所以,想再读一下原著,可网友评论,书中,男主角更渣,可能是对陈坤的偏爱吧,就索性不读了,让这个不算太坏的形象,留在心里,以做惊醒,日后万事都要做的尽量圆满,万物得到之后一定要倍加珍惜!
(以上,只是属于鄙人愚见,语言文字虽不考究,但我也只想将再看之时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记录下来,哪怕将来有一天,自己再读到时,当一剂笑料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