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假回到母校之际,试着写作业却迟迟动不了笔,与其说作业太难不如认为是无法静心,便从书包里掏出一本《边城》来到教室后排。
浮躁的心境自是无法被书中纯朴的美好所吸引,只是在粗略翻动书页中强记下故事情节。自以为看了如此美好的开头就已猜透结局,然而故事后半部分的发展之迅速让人措手不及,昨夜大老二老还在打算用歌声为心仪的女孩一争高下,翠翠还在梦中摘虎耳草,而转眼间天保在失望中背井离乡不久遇难葬身他乡,二老对哥哥过意不去虽依然深爱翠翠但对她始终不再是纯粹的爱意,历经此番打击后他也选择了远走他乡。变故之后,老船夫还是没等到翠翠出嫁的那一刻,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撒手归西,白塔圮坍,渡船不见,小小的边城空留失去爱情和亲情的翠翠孤身一人默默等待……
在惊愕之余重头细看,边城依然美好。“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在这个被称为茶峒的地方,有老船夫坚持不收过渡钱的一份纯朴,有情窦初开的翠翠胡思乱想中的天真,有大老二老走“车路马路”时讲究公平的手足之情,但一切美好似乎在如流水般岁月的慢慢冲洗下显露出了异样的色彩。天保自知不是弟弟对手,竟对老人有了一丝丝怨念;大老意外身亡后老船夫在顺顺家受冷眼相待,被昔日善良的村民在背后指指点点;二老虽说爱着翠翠但终究还是弃她而去。
起初的浪漫在结局归于悲剧,究竟是孰之过?是爷爷的一昧溺爱再加上对怀春少女的不了解,或是大老的去世与二老的绝情,还是年仅十几岁的翠翠羞于表白时的傲娇?作为读者,我们能知道的仅是当曲终人散时翠翠依然在执着地守望……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故事的结尾似乎不见尽头,留下的希望让人无限遐想 ,让全文如一幅弘大的水墨画,将时间定格于渐行渐远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