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冠状病毒爆发以来,在家工作已经一个半月了,这一个半月是女儿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可以天天看到妈妈,而我却发现工作的时候顾不上女儿,不工作的时候又想自己玩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陪女儿的时间被挤压得还不如之前去公司上班期间。
有时候看着女儿,会觉得很可怜,因为觉得她想要的是我的陪伴,而我却给不了,我想的是如何给她提供好的教育,给她买好看的衣服,买想吃的零食,却独独给不了我的陪伴。这么看来,小孩子并非是无忧无虑的,因为她的真实诉求并没有被满足。
而女儿,即使我陪得很少,在跟我玩时,却总是会全情投入,一个很简单的游戏,玩得乐此不疲,好像只要是妈妈陪,做什么都可以。还经常对我说爱我,需要让她帮我做家务,帮我拿东西时,总是开开心心地帮我。我常常觉得小孩对父母的爱超过父母对小孩的爱,她要的不是多好看的衣服,也不是多好吃的零食,而是要你陪着她,这一切足以,不管你怎么对她,她都不记仇,看到你的时候就给你一个大大的笑脸和拥抱。
我在尝试给女儿提供我想给的,甚至给不起的东西,却不愿意给她我给得起的免费的陪伴,这一点觉知让我很难过,我决定有所改变。
一,独有时间专心陪伴。
除去工作时间,不管时间长短,陪女儿专心玩一会儿。亦或玩角色扮演,捉迷藏,拍气球,打羽毛球,哪怕只有十分钟,这十分钟我的眼里只有她,这十分钟「妈妈只属于女儿」。不冲她发脾气,跟她一起疯,一起闹,做她的小伙伴。
二,不能提供陪伴时告知女儿。
如果想自己玩,不想陪女儿,我会告诉她「妈妈不陪你并不是因为不爱你,妈妈只是想自己玩一会儿」。告知女儿妈妈不是超能的,妈妈也会累,也会想看电视,想看书,想休息,妈妈不想陪你并不是你的错,而是妈妈有时候也是个小孩,等妈妈歇好了,就会来找你玩。
三,学会自己玩。
小孩子就像个小马达,精力充沛得好像用也用不完,一直要人陪,大人往往力不从心。于是我告诉她「你也要学着自己玩,妈妈就在旁边」,告诉她爸爸妈妈小时候都是自己玩的,没有要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直陪着。
女儿虽然只有三岁,但是告诉她的话都记着,作为妈妈,我并不想自己的少陪伴给女儿带来心理上的伤害,我希望她身体上和心理上都能健康成长,而这我希望可以和女儿一起来完成。
超出自己能力的陪伴,超出可以给予的时长的陪伴,会因为心里想着事情而很容易冲小孩发火,甚至打骂小孩,这样的陪伴反而可能会给小孩带来不好的心理影响。
努力追求陪伴质量而不是时长,和孩子公平对话而不是透支自己,认识到自己之不能而不是把自己包装成超人。
你有什么经历和想法呢?期待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