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间
想到一念之间,我常常会把落脚点放在“念”上。念,在字典中是这样解释:1.惦记,常常想 2.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 3.说,读,诵读 。“一念”即当下的想法,在某一个特别的时间里,涌现的第一打算。
我们在世间生活,都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哭婆变笑婆;一念之间,天堂变地狱;一念之间,立地成佛;一念之间,上穷碧落下黄泉。一念私我,画地自限;一念为众,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福德因缘。
这让我想到人性本善或本恶。一念,是本性,是不易发觉的直觉反应。我一直以自己为善,然后很多个一念之间,是恨,是厌,是怨。然而,恨生怨,厌生烦,怨生愁。那一念变成了念念不忘,如果不能调节,任由发展,“一念之间”变成了心底的枷锁,变成拖拽自己一步一步走向不幸福不快乐的绳索。怨恨是地狱。
“一念”即为当下,前两天在网络上不断传播的山东女子扇退役军人巴掌事件,热度依然没散。一念之间的怒和一念之间的忍成了热度话题是让最让我难忘的对比。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在瞬间得到了现实的解读。当对情绪无法进行主观的思考和处理,任由情绪的发酵,对刺激作出反应,这是最原始的情绪指挥了思考。
在“一念之间”,“私我”“利我”的想法是人之常情,在苏州河边不顾自己安危和歹徒正面对抗的年轻女生,冲出厨房的年轻厨师,那一念之间,难道没有“我本身”?在大多数人想到“躲”时,他们一跃而起,冲到歹徒面前,这是“一念之间”的骁勇反应还是弃小我的担当?真是一念之间,立地成佛啊。
“一念”是无杂念第一时间迸发的想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然而,何人生而无畏啊?允许“私我”,允许生怨,是对自己最大的宽容。如果能觉察,弱化“一念之间”的情绪伤害,找到更多的情绪支撑和真实,能让自己在情绪的恶意中走出来,更理智地摆脱“一念”对情绪的操控,是成长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