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内容提到了假设、反思以及反思的好处。今日小六领读的内容是——《好好学习》第二章——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之——训练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
①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②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③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
第①点 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可参考上一篇《《好好学习》将自己活成行走的案例》中的反思案例。
第②点 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把生活案例化处理,这一条比较抽象,在这里小六进行了引导,总结出来就是:记录每一个生活细节给自己带来的感受,等于提前储备了案例与灵感,当自己需要输出时,不用耗尽脑力回想或临时到处收集资料,生活中的累积就是自己最丰富的案例数据库。不断反思才能洞见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行动上做出正确的改变。
第③点 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
根据小六的引导总结,我使用导图方式画了出来(如下图),就是不断升级我们反思日记的一个过程。在日记中不断升级细节化记录方式,达到让思路更清晰更具体更透彻。
从图中可看出,反思日记从开始的流水账➕入感受、情感和思考,再➕入分类记录(关键词或小标题),最后➕入信息(自己觉得有必要添加的反思领域)。以上就是训练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总结。
以教为学
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提升我们学习能力最常用的三个方法是: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上一篇对反思进行了总结,今天的领读中,小六对“以教为学”进行了分析总结,什么是以教为学呢?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将学到的知识分享出去并从中得到自我提升。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收获三个价值。哪三个价值呢?
第一、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第二、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
第三、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
那么,在具体以教为学方法的应用中,有哪些技巧吗?请参考下图的个人总结↓↓↓
刻意练习
什么是刻意练习?成甲老师在书中是这样回答的:“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读到这里问题又来了,什么是心理表征?成甲老师原文:“所谓心理表征是指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认知方式,这就是心理表征的差别。不过,“心理表征”这个词对大多数人而言比较陌生,不是很好理解。用另一个概念会更容易理解,那就是:元认知。”
因此,可以得出,心理表征=元认知。
那元认知又到底是个啥玩意呢?元认知是对我们思考过程的思考。思考我们“思考的过程。”刻意练习,就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过程。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提升我们深度思考并反复对我们的“思考结果”进行反复假设的思考过程。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中提到的心智模式也是这样的理念,不过用词不同。
最后可以总结为:心里表征=元认知=深度思考的思维模式
那么元认知与临界知识是什么关系呢?元认知是思考的过程,而临界知识是思考的工具。那么刻意练习与临界知识和元认知又有什么关系呢?三者之间的关联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是通过刻意练习提升了元认知(深度思考的思维模式)的能力,从而寻找出临界知识,再利用临界知识进行刻意练习,提升元认知能力,如此循环,形成个人独特的认知方式。
最后用能量环的导图方式做个更直观的总结
以上就是今日阅读总结及参与小六领读后的个人感悟,纯属个人观念,如有认知误区还望多多指出,共同进步~A za A za~ 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