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就拜读过周国平先生的这篇文章,起初有所感触并不明显,然而近段时间的所见所闻却让这份感触愈发地深刻以至于刻在脑海里久久无法忘却。
有多少个时刻,我就曾倚靠着阳台凝望着在光和烟雾中忽隐忽现的星空,一份孤独寂凉油然而生,这当然不是没有融进咸宁,而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然而,在周先生的这篇文章中,我似乎明白了那份感觉是什么了。这或许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种烙印在血肉里,刻在骨髓里的对家乡的一份归属感;另一种则是旁人在看待咸宁本土对自我的陌生感。我不禁在思考:咸宁还是原来的咸宁吗?这有待诸君去思考,当然我也有我自己的见解,在这里却不是文章中心了。 当然了,把时间往前拨弄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人们因为教育,战乱或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频道迁徙、远离故乡,或许现在的我们大部分都不是身在宗族发源之地了,从这种角度来讲,我们都是城市里的外乡人了。本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在一个时间跨度比较小的角度来说的。
其实不管是咸宁还是我们中国的大部分城市,都应当学会去思量,我们在获得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失去了什么?无法否定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给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观,但是我们的“老”东西能被取缔吗?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记载了一个城市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了。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筑用地的增多,古建筑和新建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部分古建筑都是拆卸和推倒,城市的记忆被硬生生地剪除,或许在新式材料装饰的光亮外表下,城市的心正在哭泣,而我们也成了在自己都市里的外乡人了。 然而在人类的智慧思考下,并不是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像欧洲城市建筑的规划,教堂在城市中心屹立不倒,现代化建筑在其外围,很好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典气息;像美国,人家追求的不是建筑在横向上的无限扩展,而是在空间纵向上的延伸,摩天大楼屡见不鲜;就连我们憎恶的日本,古代建筑更是保留的相当完美,难怪有人说要看唐代建筑要去日本才能看到,这不禁让我们这些华夏子孙汗颜不已。自己的文化还是人家保留的好,也令人为之嗟叹。
保留一个城市的“记忆”仅仅是不够的,我们要想不成为城市里的外乡人还得有其对城市的归属感。而要想提升其归属感,社区建设和公民的家国意识是不能少的。社区建设的好,能够让人觉得温馨,有种“自家人”的归属感;而公民的家国意识则让公民自觉成为国家的一份子,有国才有家,有家才能构成国。这样的话,起码能人在意识上不再感到陌生,不会觉得自己是外乡人了。
我不想经济发展带动我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让我们慢慢失去对这个城市的亲切感,更不想百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后代看不到我们所能看到的起码还有那么一丝丝古气息的建筑。诸君又是如何看待呢?会不会引发和我一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