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适合谈恋爱或者希望过平淡生活的人看,因为太晦涩。
反正,我知道七月与安生的时候,是初中一年级,那个时候我大本大本的看安妮宝贝,最喜欢他的薇薇安,血色浪漫的残损。至今我都记得,在她一篇不知道是什么名字的小说里,我喜欢一个始终穿白球鞋,白棉布裙的女子,她始终爱着的男子姓林。于是,他们从童年纠缠到青年,直到女子怀孕死去。很狗血,但中学我痴迷这样的血腥浪漫。哈哈哈,现在想来有点尴尬,因为我一点也不正常。
而看七月与安生的时候,我自己哭的撕心裂肺,感觉死的不是安生,是我自己。因为原著小说里,安生一直流浪,她在怀着家明孩子后难产而死,七月和家明抚养孩子长大,没有再生其他的孩子。这个结局我是喜欢的,我想死了的安生也是喜欢的。安生终其一生都在渴望家,渴望温暖,但她一生没有得到,四处流浪。我说不上她对家明是爱还是因为她想要拥有如七月一般温暖的感觉。但安生是善良的,她善良的爱着七月,她最好的朋友。她善良的保护着家明和七月之间最后的幸福,虽然七月知道,虽然这层幸福薄的像纸一般,一捅就破。但为了这幸福,安生选择了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一生被爱,一生无爱,安生始终无法爱自己。没有人教她,如何爱自己。她自己觉得,爱是隐秘,是保护,是等待,是放逐,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渴求。但最后,自己得到只是一个故人的玉牌,是朋友深埋心中的埋怨。谁能懂她的无奈,谁能理解她在一次又一次流浪里深负的悲伤。
安生很难忘记家明,也很难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她心里的结心里的障都在家明和七月之间。所以唯一的办法是她怀着家明的孩子,然后死去。她知道,家明和七月会爱着这个孩子,这样她渴望拥有的爱和温暖就一下子拥有了。
电影的情节和原著差很多,我不是很喜欢,虽然马思纯和周东雨演的撕心裂肺,但导演忘了,爱而不得的人很难去重新一段生活,哪怕他曾经遇到过一些温暖,在她心里也不可能忘记爱过的人。七月不可能成为安生,安生也不可能成为七月,哪怕心里有伤,哪怕他们相互妒忌,哪怕中间有个家明。
七月与安生,爱是他们最后的终结,学会与自己和过往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