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童年
“爸爸,我要爸爸”“爸爸,我要爸爸”。一九八五的正月十七日的晚八点许,一个九岁的小女孩疯一样的跌跌撞撞的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不顾一却的往前跑着,“蓉蓉,你慢点,慢点”后面是小女孩的四叔。满是焦急和担心的追赶着小女孩。“拐哒,拐哒”边追边自言自语。就在五分钟前,接到村部电话,小女孩的爸爸也就是他的大哥医治无效去世。现在有人把遗体送回来的路上。
蓉蓉的爸爸有兄弟姐妹五人,自打蓉蓉记事起,爸爸和五叔就身体不好,五叔是哑巴,每天咿咿呀呀的和蓉蓉交流。要什么不要什么,蓉蓉都能拿捏的非常准确,在那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偏远的小山村,他们是隔代亲的玩伴!但是他的脖子无力抬起来好难,每次必须先低着头,再用力甩一下,慢慢回正抬起来,家里穷的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不要说去治疗,就算去查查病因吃点药物缓解也是一种奢望!
蓉蓉爸爸幸运的多,十八岁后被一家国营的煤矿招了工,成了有铁饭碗的国家工人,但是在蓉蓉五岁那年,爸爸放假回来看着屋西头的一个老批杷树,橙黄的果子挂满枝头,树下的蓉蓉眼巴巴的直噙口水,爸爸爬了上去,其实他恐高,其实他腿子只打哆嗦。
“嚓”的一声。蓉蓉还没回过神来,爸爸连同老树枝重重掉在了树下的草丛里,见蓉蓉愣在那里,爸爸说“没事,爸爸没事,来,枇杷。好红”,然后爸爸在爷爷的搀扶下,一瘸一拐的回家了。走在爸爸背后的蓉蓉,看到爸爸后脖子上的伤口在流着血。。。。。。
有一个冷的出奇的夜晚,蓉蓉打了个冷颤醒了,侧头一看,妈妈不在身边,抱了一下被子想着要不要穿过冷风去上个厕所。“你去照顾成文吧,蓉蓉就放在家里,我们引她”,这是爷爷的声音,“可是你们那么多生产要做出来,带着她怎么能行”母亲明显是舍不得蓉蓉,爸爸怎么了?蓉蓉在担心中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第二天起床,妈妈已经出去了,小姑告诉她“你爸爸上次摔伤引起手有问题,不能自己吃饭,你妈妈带他去医院了”再多问,小姑也讲不清楚了,因为她只大蓉蓉十岁。
接下来的日子,蓉蓉被爷爷小姑大姑带在身边,渴了喝一口竹筒装着的山泉水,饿了吃一口包谷馍馍,有高耸如云的雷打岩,有狭长幽深的梦峪,还有家门口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康三峪,那是一个美美的地方。
期间妈妈偶尔回家,有水果糖有猫屎糖还有月饼,很好吃,蓉蓉觉得很幸福!忘记了和五叔抢玉米棒子被他追的满山跑,也忘了爬上雷打岩来回五小时,小腿转筋疼的不能睡觉,小时候的满足,一个饼三颗糖,就是最幸福的小女孩!
直到有次流好多鼻血,四叔背到来到爸爸治疗的乡镇医院。看到靠在病床上的爸爸,满脸只看到两座高高的颧骨和深凹的眼眶,她知道,爸爸可能生大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