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幸福的勇气》,被里面的观点再次颠覆,它说,
所谓的过去,并不是无法回去,而是根本“不存在”。
你的“现在”决定了过去。
正如历史常常被胜者改写一样,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
在大众的认知里,过去决定“现在”,但阿德勒说,不对,过去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的,也就是现在的你赋予了过去怎样的意义,是你的“现在”决定着过去。
就比如同样对于过去所发生的悲剧,有人会说成是“教训”或“回忆”,而有的人则把其当成至今不敢触及的精神创伤。
诶?这么说,我还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坚定贯彻者呢,反观我的过去,无论发生的好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治愈功效,在我这里都能得到和解,即便当时的情形是极其糟糕的,但我选择不逃避、主动面对,日后想起,反而会感叹是一件好事,一定程度上磨炼了我,造就了现在的我,你看,在我这里,过去得到了美化。
当然,我也遇到过那种很丧的人,在我耳边喋喋不休,说啥呢,还是阿德勒高明,总结下来无非两个方面,谴责“可恶的他人”亦或倾诉“可怜的自己”。
其实就是弱者心态,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很委屈,找人倾诉无非就是想得到同情和怜悯,已证实现在的自己所编纂的故事的正统性,然而,这样对成长而言没有任何好处,对于解决问题而言更是无济于事。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摒弃弱者心态,因为一旦有,也就意味着你不会去反思自己和事情本身,总觉得是别人不好,目光向外,处于不断内耗的恶性循环中。不好的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真正应该考虑的是“以后怎么做”,去反思这件事本身,可以从中得到哪些经验和教训。
阿德勒心理学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强调勇气,相信人的潜能,主张任何时候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光就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信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