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要有一个好心态啊!”这句话特别亲切
好像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争取“好心态”而不遗余力
我们如此这般对好心态的痴迷,是因为好心态的影响力很难叫人撼动,同时这个世界一直赋予好心态众多正面的赞誉,而且好心态也被各学科领域视为是人类最佳生命的体验
在不动用成长之前,我们初衷的确是朝着这个动机执行的
叫人不解的是:无论自己怎么“刻意”都无法将好心态完美收入囊中
这不禁对这个未知领域产生了质疑:在哪个环节出现了堰塞险情?
在混沌之际就要开始叫醒”成长”。这是唯一能将陈年旧案再次拨开云雾、洗雪沉冤的办法
一旦调用成长后,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困扰我们无法驾驭“好心态”的终极原因是:对习得性无助的解释风格存在严重滞后
也就是当我们面对挫折挑战时,我们所采用的应对机制、对危机持有何等解释,最终决定我们的情绪取向是积极还是消极,是乐观还是悲观
如果我们将所有的厄运归因为暂时性的、可以随时间推移淡化消散,那么我们就摘得了好心态的加冕
如果我们将厄运归因为永久性、人格化、命运的共同体,如果惯用这种解释风格来诠释意外事件,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想要将好心态成功收复为自己魅力属性里的又一斜杠,几乎很难如你所愿
这也科学的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一边对外宣称自己好心态,一边又频繁扮演受害者
病因源头就在于对习得性无助的解释风格始终归因于悲观
不改变处理问题的原始对策,永远都摆脱不了那个怪圈
很难正面的想象,一个持有消极心态的人,如何才能运作好自己的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