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城南的桂花开了,村子里许多的梧桐都被砍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年轮,破败小屋的门前,就剩下了一条孤单的水沟,泥沼遍布沟底,还有上个秋季的树叶的残骸。
小巷子的青石板路不知道存在了多久,两旁已经有了苔藓,村子里数代人的生老病死,都曾经经过这条巷子,安葬了许多人的魂魄,清冷,悠长!
远处的桂花每年都开,夜晚总是有一抹淡黄探向月光,就成了宋渔奔波的目标。
春天的柳絮飘着,老宋头坐在那条不能被称之为河的河边,漠然的抽着不知道什么牌子的旱烟,只是烟袋锅子看起来比较值钱,青玉石的烟嘴,被烟草熏的焦黄,宋渔坐在一边洗着衣服,转头就能看见烟嘴里的污垢。
老宋头穿着一身天蓝色的中山装,只是年头久了,洗的有一些发白。
山间清冷的春风,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打在宋渔的脸上,随手找了一块破碎的青石板,宋渔坐在上面,河里的水清澈,幽冷。
“老宋头,我真的是你捡的吗?”宋渔问道。
老宋头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旱烟,说:“是捡的,你可以问问村里的人。”
宋渔用棒槌锤了两下衣服,问道:“那你有合格的手续吗?你不要被抓走了,我不想你被抓走。”
老宋头一巴掌拍在宋渔头上,“别他娘乱说,咒老子。”
宋渔说:“我说的是真的。”
老宋头不说话,宋渔又开始坐在一边锤衣服,光着脚丫,放在冰凉的河水里。
有老人过来洗衣服,对着老宋头打招呼,老宋头扬起手里的烟袋锅子,点点头,算是回礼。那老人看着宋渔,有些感叹,“老宋头,你真是捡了个好孙子。”宋渔有些尴尬的挠挠头,然后咧开嘴笑。
老宋头抽了一口烟,声音沙哑,“对啊,这孩子多好,不知道是哪两个王八蛋,这么好的孩子就不要了,不过还好,便宜我老头子了。”
宋渔这下相信,自己真的是被老宋头捡回来的。
从宋渔记事起,老宋头就告诉宋渔,不要叫自己爷爷,因为自己不是,他是被他捡回来的,就叫自己老宋头就行。
宋渔问他:“为什么要给我叫宋渔?”
老宋头想了半天,问宋渔,“你还记得西游记吗?”
宋渔点点头。
老宋头接着说,“因为那天刚好收音机听到讲解西游记,唐僧被丢下,本来想叫你宋流,觉得不好,就叫宋渔了。”
说实话,宋渔觉得这个理由是非常扯淡的,并且不合逻辑,但是又想不出更好的解释,于是只能接受。
在这座山间小镇的村子里,老宋头算的上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赶上那年恢复高考,老宋头考了大学,结果因为一些问题,进了局子,最后就没去成,再最后的最后,就跑到了这里定居,干了一些营生。
河里的水不知道是从哪里流下来的,或许不能称之为河,該是一条沟渠才对,那水绵绵远流,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宋渔曾经跟着河流一路向前,最后差点丢在了外面的月光里,于是再也不敢。
抱着衣服回家,老宋头在青石板路上来回踱步,抽着烟和一堆老头闲谈,爬满皱纹的老脸落着红润的笑。
老破小的屋子,算是有个小阁楼,宋渔就住在那一间。墙上的爬山虎已经生长,开始无声无息的爬了满墙,有一些已经长出了一些葫芦瓜,就挂在墙上,像是鼓槌一样,仿佛敲一下,就能发出震耳的声音。
宋渔一步步数着台阶上楼,小阁楼的窗户,被报纸封着,玻璃早已经不见踪影,也不知道是被谁弄碎,或许是一只晕头转向的麻雀吧,谁知道呢。
趴在窗户上,宋渔偷着报纸的缝隙看着下面,老宋头总是那样,身形不算佝偻,却看起来老态龙钟,或许是白发太多了,宋渔这才想起来,自己连老宋头多少岁都不知道。
宋渔能闻见四季桂的香气,从老城南的风中飘来,还有悠悠的鸣啼,说不上来是什么鸟叫声,总之,不算悦耳。
夜晚的青石板,在春天的月光里有些寒冷,宋渔从阁楼下来,老宋头坐在外面的太师椅上赏月,右手是常年不离身的烟杆,左手拿着一枚象棋。
木门上的狮子铜环叮当作响,宋渔蹲在门槛上,“老宋头,你捡到我的时候,我很丑吗?”
捻弄着手里的象棋,老宋头说:“不丑啊,挺可爱的,白白净净的,只是怎么现在越来越丑了。”
宋渔刚想感谢老宋头的夸奖,就听见老宋头后面的话,于是只能把话又憋回了肚子里。
月光打在身上,昏黄的钨丝灯,映射出两条身影,一个长,一个短。
老宋头把象棋放进怀里,然后摸了摸自己的已经快要全白的头发,说:“小渔,你好像都八岁了吧。”
宋渔想了想,说:“差不多。”
老宋头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哎呦,老了,都记不清你几岁了。”然后没等宋渔开口,老宋头又说道:“該上学了。”
宋渔想起自己阁楼里的几本书,都是老宋头的。老宋头教自己认字,看书,可是看得都是天书,宋渔根本看不懂,不过字倒是认得蛮多的。
村子里没有学校,于是只能去镇子上,老宋头大方的把陪了自己多年的那个大梁自行车送给了宋渔,“你自己去上学,早去早回。”
宋渔不说话,只是在灯光下,把那辆已经快要生锈的自行车,擦了很久。
山间的野草开始疯长,芦苇已经盖过了天际,宋渔骑着自行车在山野里狂奔,看不见前方野草地的尽头。宋渔使劲的蹬车子,从早到晚,从小镇到山间。
镇子的店里,有许多书,免费借阅,于是宋渔总是放了学泡在那里。他喜欢看书上的故事,宋渔不敢拿笔在书上乱画,于是就画在本子上,画在手上。
字写的总归难看,宋渔有些用不惯圆珠笔,这一切都取决于老宋头,因为他总喜欢写毛笔字。
宋渔总喜欢看王小波的书,那本《黄金时代》,宋渔抄了好多句子,回家拿给老宋头看。
宋渔说:“我以后也可以当个作家。”
老宋头说:“不知道。这是你的事情。”
宋渔说:“我知道。”
老宋头不再言语,宋渔突然就体会到了那句千古名句,“话不投机半句多。”
大雨来的突兀,宋渔打着伞在青石板路上狂奔,差点摔个屁股墩,那条无名的沟渠,又添了许多雨水,月光打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院子里的水缸全都打开盖子,老宋头坐在门槛上抽烟,丝毫不顾及雨水的敲打。
宋渔觉得老宋头有病,怎么会这么喜欢淋雨。青石板旁的梧桐刚长出叶子,稚嫩的树叶被打的沙沙作响,阁楼的窗户,报纸也被淋湿。宋渔无奈的在上面贴上塑料布,用钉子一根一根的全部钉好,然后躺在床上发呆。
吵闹的夜,能听见村里黄狗的犬吠,雨水打在城南的桂花上,散落一地的金黄,在夜里丝毫不显,月光也捉起了迷藏,死活都不出来,太师椅孤独的在院外淋着大雨,没有人去管它。
放假的日子,老宋头推着自行车,说要去镇上买一条狗。
宋渔问,为什么。
老宋头说:“家里要添一些生气。”然后跨上自行车离开,宋渔蹲在门槛上看着老宋头的背影,天蓝色的中山装,渐渐的消失在高过天际的芦苇里,在清晨的阳光下,老宋头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