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垂髫泮水游,
一时佳话遍杭州。
青衿乍着心虽喜,
红粉争看脸尚羞。
这是袁枚回忆自己考中秀才时的情景,估计写这诗的时候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也可见秀才这个功名得来的可不容易,不然老袁也不至于事隔多年还能爽不胜收。实际中也确实是这样,尽管秀才是科举中的第一阶,但是这一步迈上去可不是太容易,考试就要参加三次:县试、府试、院试,统称童试。参加童试的人,不论年龄大小统称儒童或者童生。比如林则徐在父亲的教育下七岁就开笔,十四岁就考中秀才。也有人为稳妥起见,苦熬多年研究八股文,湖北某学政就见一白发老人七十一岁了才第一次应童子试,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是第一次,这位可爱的老人有一番解释:考试必须功夫做到尽出,如果稍稍读了几篇时文就急急忙忙应试,即便考中了于学问也没有什么补益。洪秀全考不中秀才,就凭他在天平天国那些文字,说实话真的是水平不够。
参加考试以前必须有人来担保,保证考生有报考资格,这个叫做保结,主要是为了防范冒籍顶替——类似于现在的高考移民、品行不好——不能是罪犯或者劣行黜生、出身不正——倡优皂隶等出身、逆丧——父母丁忧隐瞒不报诸如此类的人员参加考试,身份限制在清代已经很宽松了。按照规定,需要有五名童生互保,然后还要找一个本县的禀生来保结——也就是以前考取秀才并且是优等生,同时要童生自己填写相貌年龄籍贯三代,把这些材料送到府州县,等考试完了再造册送到学政那里。这中间如果有一点不符合实际情况被查出来,保结的五人连坐,禀生革去功名治罪。
考生入场前要核对相关个人信息,同时还会有登记在册的识认官在现场辨别核实,以防止顶替。接着就进入了考试程序,县试考五场,以本籍知县为主试人,前四场都会发榜刷下来一部分人,但是只写座位号不写姓名,到第五场一般就是走个过场,名次和第四场差不多,但是这一次发榜用的是真实姓名,称之为长案。考试的第一名叫做案首,最后一名会被用朱笔划一个勾,所以别名戏称为“坐红椅子”。录取的人由县里造册送到本县儒学署,申送到本府参加府试。府试和县试差不多,由本府知府主持,但是保结人中要加派一名禀生作保,这个叫做“派保”。等到府试完毕,录取名单造册送到学政那里,童生们就要准备最后的冲刺了。
院试规模比较大也更加严格,由本省的学政担任主考,会在三年任期内依次到各州府主持岁试和科试,童生的院试也伴随着科试和岁试举行,只是不和秀才们同场考而已。入场的关防很是严密,学政亲自在考场外点名入场,同时还要点禀保的名字,禀保回答所保考生的名字之后考生才能去领取试卷,入场门的时候还要搜身检查。
初试考题一般是从《论语》、《大学》、《中庸》中出一道八股文题,然后从《孟子》中出一道八股文题,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考生鸡鸣时入场,上灯前出场。初试过后一般按照1:2发榜,也就是按一个县录取名额的一倍发榜。复试过后就出正榜,放炮吹打热热闹闹的公布录取名单。按一般的规矩,县案首都会被录取入学,也算是没有辜负县里的第一名。
发榜之后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如果有人告发说某人考中是枪手替考,那么学政还要把这人找来单独考试,如果真的文理不通就革去秀才功名。但是在有些地方在发榜之后并不是说事情就圆满了,考生所在县里的教官会找新考上的秀才谈判,对印结费讨价还价,这些钱是给保人的劳务费。等到印结费谈判定下来了,教官才会盖印,这样新秀才才可以参加即将举行的簪花大典。
簪花典礼很隆重的,各州县收到新生名单后就通告新进的秀才们在约定的时间到官署大堂集合。新秀才们穿蓝衫戴飞绒帽,先由学政训话,在饮酒簪花之后由府州县官带领集体到文庙里拜谒孔夫子,去学宫明伦堂拜见学官,一路上很是风光。清代的学宫里都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叫做泮水,取自诗经中的“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所以新秀才入学又叫入泮或者采芹。如果订了亲或者结了婚的新秀才,岳父家里还要送礼庆贺。这些说起来还是很得意的,所以袁枚那么得意。做了秀才从此以后就算是有了功名的人,好处多多:地方官员不得擅自责罚,免除劳役等等,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因为考中了秀才并不能当官,只能算是有了干部身份。有句话说,只听说过酸秀才,没听说过穷举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