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走亲访友是很正常的,平时大家工作都忙,难得回来聚聚,只有过年的时候大家才可以坐下来聊聊,去亲戚家大包小包提着年货,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你来我往,有来有去,在我眼里亲情就是这样的。
祖辈父辈兄弟姐妹众多,一大家子挤在几间瓦房里,虽说是分家了,不在一起吃,但是小时候我从来没见过他们兄弟间争吵,婆媳之间、妯娌之间,没红过脸。一大家子和和睦睦,日子虽清贫但是很开心。
小时候一毛钱可以买一条雪条,一分钱可以买一颗糖,五毛钱可以买一个开口笑。每天早上的早餐都是在学校吃的,所以爸妈不会天天给我们零花钱。我很羡慕身边的同学可以每天吃一个五毛钱的开口笑或是面包,但是自己囊中羞涩,只是默默的看着人家吃,偷偷的吞口水。我很渴望有零花钱,爸妈偶尔给的零花钱我就存起来,等存够了五毛钱再去买个开口笑吃,每次吃开口笑是我觉得最开心的时刻。不到拳头大小的开口笑,我先用手握着,慢慢的闻着它的香味,久久都不舍得吃一口,小心翼翼的咬开,不敢吃得太大口,生怕会很快把它吃完。有时会偷偷的把它放到书包里,到晚上的时候才躲到被窝里慢慢的啃。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啊。
我有三个亲姑姑,大姑二姑嫁得比较早,她们都居住在南宁。每次我都很期待她们回娘家,因为只要她们回来,我们小孩肯定会得零花钱,而且那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五块钱,够我买十个开口笑了。怀揣着那钱,做梦都会笑出声来。
似乎家里都有这样的习俗,只要是有亲戚来,临走的时候都会给点钱小孩,客气的说是给小孩买糖的。而每次从外婆家回来,出门前,外婆舅舅舅妈也会给我们的口袋里塞钱,外婆还要边塞钱边说“外婆给钱钱宝宝,过江过河,顺顺利利到家”。
小时候受到这样的思想灌输,长大出来工作后,我每次回家也会给侄子侄女们零花钱,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我也觉得很开心。自从结婚了,老公是一个很腼腆的人,不爱说话,让他陪我回娘家好像是逼着他去干啥一样。有好多次都因为回娘家而吵架。年初六,准备要回去上班了,我想着说趁现在还有时间去看看舅妈。舅舅去世的时候,舅妈还很年轻,一个人带着三个小孩,很辛苦。可是舅妈脾气很好,每次我去她那里,她都会很热情的招待我,所以这份情我一直都忘不了。我跟老公说想趁着过年有空去看看舅妈,也顺便看看表姐和表妹们,刚开始他没说什么,等我收拾东西准备出门,他冷冷的问一句:“我都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去人家家里。”我说大家都在一个城市,平时都没有时间去看,现在就去看看吧,她们毕竟也是我妈妈的亲戚,我妈妈老是说那么近都不去看看,这样不好吧。不知道我说的这个理由对上了他的哪根筋,他突然暴跳如雷的说:“我哪有什么时间啊?我不要工作吗?我一年到头都很少待在家里,要去你自己去,我不去。”“你不去,我就自己坐公车去”,我说完就带着儿子走去坐公车。
心拔凉拔凉的,人家出嫁的女儿过年过年都会买大包小包的东西提回娘家,而且还是家公家婆帮买的,我们的呢?买什么家公家婆从不过问,老公更是屁都不说一个,问他要买什么,他说你自己看着办,也不会掏钱说给钱你自己买吧。有人说不要试图去唤醒一个装睡的人,在婚姻的世界里更不要想着去改变另一半。这辈子我想就这样吧,我认了。我的亲人我自己管,你的亲人你自己管,只要彼此不太过分,凑合着吧!
一个不懂亲情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