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不久前在网上看到这个名字,“童话里”,觉得很有诗意。后来才知道是某地一个居民小区的名字,大概起这个名字的人也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和童话里一样美好吧。
童话里的环境怎样呢?大概在小朋友的印象里,至少绿树环绕,城堡富丽堂皇,或者绿树成荫的树林里有一间树木搭建的小屋,等等。童话里的环境是没有垃圾的,也没有污染,似乎垃圾和污染都很遥远。
现实中,几乎我们生活的每个环境里,每隔三五步就能找到垃圾桶。我们要生活,我们似乎难以避免要产生垃圾,尤其是生活垃圾。湿垃圾,也就是些厨余果皮之类,暂且不论,自古有之,可以降解,可以除去。可有些垃圾就不那么乐观了。比如树木的砍伐,比如塑料垃圾堆积成山,百年不化,比如水体和海洋环境的污染。
记得小时候,农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会挖一个粪坑,在里面堆肥,家里扔的蔬菜叶子果皮啥的,都丢进去,水多了放些庄稼地里拉回来的桔梗啥的,一点味道也没有。也没有太多厨余,吃不完的剩饭剩菜大抵都拿来喂鸡喂鸭,或者谁家养的有猪仔,就端去喂。粪坑里没有各式各样的包装袋、包装盒,就是些可以腐殖后可以变肥料的蔬菜果皮。
院子里、弄堂路边,到处都是树,绿绿茵茵,很是稀松平常,村边有成片成片的树林子,一棵棵桐树长得直直的,高高的,树底下也不种什么庄稼蔬菜啥的,稀松的长者些小草。树林里有踩出来的小路,硬硬的,光溜溜的,也有村民在里面树下休息坐在树下磨光了的小土丘。时常有三五成群的孩子在树下玩耍,玩石子儿(其实就是破陶瓷碗砸磨光的粗陶瓷块)、跳皮筋、过家家、捏泥人。夏天的时候,经常有人搬一张小床到树下,四根床腿上绑上四根小棍儿,撑起蚊帐,躺在里面休息乘凉,不知道有多惬意!
那时候,田间的路都是土路,天晴的时候踩得很硬实,傍晚时分,坐在二八自行车的前梁上,爸爸骑着车,妈妈坐在后面,踏着夕阳的斜影,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回家,是很幸福的事。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领导调来说“要致富先修路”。除了镇子上通往县城的中街铺了一道柏油马路外,都是泥土路,下雨就穿雨鞋,也是可以过的,并没有觉得有多麻烦。每条路边都种了很多树,桐树、杨树、柳树、榆树,没有光秃秃的,都是林荫道。
村子里还能有池塘,尽管不是活水,也总是碧绿透亮的,水面上干干净净,没有见漂浮着什么塑料、瓶子之类的。村子里的妇女都到池塘边去洗衣服,孩子们在塘边的小树林里玩,夏天还到池塘里洗澡。小小的池塘,在小孩子的眼睛里也是大大的天堂,充满着嘻嘻、充满着神秘,听说池塘里有水鬼哈。
五月一过就是热天,家家户户忙着撵场,准备收麦子。所谓撵场,就是在自家地头理出一块平地,用牛拉石辊撵出来,平坦硬实的一片,镰刀割倒的麦子整整齐齐,用架子车拉到场里,晒干,再用牛拉石辊彻底撵一撵,麦粒和麦桔梗就分离了,挑出桔梗,把麦子拢到一起,趁傍晚有风,扬一扬,干干净净的金黄麦粒就现出来了,堆在场里像一座座小金山似的,晒干了收回家里去。
在这当儿的十几天里,土路也特别繁忙,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收割忙着拉麦子,交通拥堵也是有的,老天也争气,基本不会下雨,土路的地面给撵得,更瓷实,然后就是上层的土开始扬起来,像流沙一般。小孩子这个时候学校里都会放假,蹚水似的在土路上跑,被太阳晒得滚烫的流土,深到能没过脚脖子,蹚一蹚,也能杀菌吧。小时候经常光脚丫上地里帮忙,没见谁家人有生脚气的,也是神奇。
坐在城市中钢筋混凝土筑成的格子间里,回忆起当年有些刹不出车,那是久违的乡情啊,也是久违的纯净。
我是居住在市中心附近的老小区,刚从郊区搬来的时候很是不习惯。先不说乱不乱,总归大城市的市容管理人力还是很跟得上的,毕竟不缺人。但是,脏是大家公认的。小区是上世纪后半叶的老小区,房子局促,人口密度大,小区的地面道路也很窄,上边各种窨井盖,雨水、通信、电缆、生活污水,一个接一个。走在小区的路上,一年四季,没有空气清爽的时候,每个窨井盖都多多少少往外冒出不同的气味。真所谓,五步一小味,十步一大味,五味杂陈,缤纷多味。
垃圾当然是有人管的,一个小小的社区,三个垃圾房,保洁工人每天擦洗得铮亮,每天有垃圾车几趟进出小区,清运垃圾。
垃圾分类强制执行了好几个月,也是很见成效的,至少干湿垃圾分离都是能做好的。但垃圾的总量并没有减少太多。作为一个不习惯朝九晚五照班奉献的妇女,我时常也要去买菜回来烧。现在大家买菜不像以前了,不用拎菜篮子,大小超市,几乎所有果蔬禽肉都要求全部装袋,因为要过秤打标签,好在付钱的时候扫码通过。即便是菜市场,菜摊老板只要见顾客上摊前来,都会递上来塑料袋给你挑选蔬菜用,然后过秤,那么轻便的塑料袋,去皮都省了,真的是太方便了。或一两个西红柿装一个袋、或两三个蒜头装一袋、袋袋不同,各式各样的蔬菜就分门别类地被几乎每个人拎回了家。
回到家里,因为怕蔬菜在袋子里闷坏变质,就是立即从塑料袋里掏出来,这时候,这个塑料袋的光荣使命就完成了。它的使用寿命就是从菜场把蔬菜拎回家这么短短的几分钟或个把小时,然后就变成了干湿分离中的干垃圾。
似乎在大家看来,只要做好了干湿分离,从自家拎出来扔进垃圾房的垃圾就与自己无任何相干了。可是这些垃圾的总量并没有减少,每天的垃圾处理量并没有减少。小小的一个塑料袋,使用也就那么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它的降解消亡却要几百年甚至更久。
童话里的世界就像我所回忆的乡情,是一片净土。我不是说大家要倒退回以前,至少可以在某些方便去掉枷锁,给自己也给未来,一份纯朴一份纯。
我也只是不停的感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之外,去写这些文字。也许并没有人能够看得到,也许真有一个人看到了呢,也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