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兹
《谈话的力量》美)艾伦・加纳,6页
米吉是一位大学行政人员的妻子,最近在纽约的一次课堂上,她说自己对生活感到厌烦。为什么呢?“因为一整天,陪伴我的就只有两个孩子:一个三岁,另一个还是婴儿。因此梅尔一回来,我就问:‘今天怎么样?’我真的是想得到他的回答。但是他说什么呢?‘没什么,就跟平常一样。’然后他就打开电视看起来了。”米吉犯了几个简单的错误:
第一, 她的询问范围太广。提问题就像开水龙头一样,范围放得越开,得到的回应就越多——直至最后的极限。米吉这样宽泛的问题(像“有什么新的消息?”“最近忙些什么?”“说说你自己的情况!”)往往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回答,所以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
第二, “今天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听起来更像是一句套话,随口说说而已,而不是真想了解什么情况。回答往往也是套话,例如“很好!”或者“还行”。
最后,米吉每天都问同样的问题。这不仅让对方更认准为套话,而且每天都要回答这样毫无创意的问题,很可能也会让她的丈夫感到厌烦。
i 问题太过开放,会让人难以回答;问题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回答的质量
;重复同样的问题会让人厌烦 。
a1问女儿今天学校里过的怎么样,第一次她会告诉我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以后再问,她基本应付道”不错”然后就没下文了。
在网上联系很久不见的老同学的时候,如果问最近忙吗?得到是回复往往是忙,或者还好,然后就没了。 在工作中,需要做一个化工品的申报注册,打电话问客户“怎么注册?”对方直接告诉我,去看用户手册吧。
a2 提问是门艺术。私以为提出好问题的窍门是:1最好功课:在提问之前,尽可能收集信息,预测提问对象对答案的了解程度,和问题可能会对他造成的感受
。然后决定问题的难度和范围 2。对不了解到对象,或者不乐意答复的对象,尽量以封闭式问题破冰。通过封闭式的问题来收集信息,最后引导对象给出理想答复。3。提问的时候要注意对方的表情,通过观察来推测对象的感受,来调整问题。
做好功课的实例: 化工品注册这件事上,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我将自己能想到的有相关经验的人都问了一圈,但还是走了一大堆弯路,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好功课。如果我在提问之前,先把基础信息过一遍,了解下流程,在头脑中模拟实际操作的情况所需要录入的信息,就能马上整理出一个待收集信息的清单。然后根据这个清单,分析谁最有可能知道这个答案。
然后直接找到目标人物,在简单介绍自己的目的后,问带明确信息的开放式问题 。
R =原文亮点i=用自己的预言归纳 a1 回顾自己相关的经历 a2制定提升改进自己的计划学而不思则罔,我想补充一句:光思考,不运用,那才是浪费用书提升自己,追求幸福和充实的人生吧。光读书,不用,就和看电视一样,看过就忘记了。看一万本书,你还是你。
吸收好每一本书,将别人的智慧和经验运用起来 ——《这样读书就够了》
罅
打卡,伪装者85% 看到电视剧里最喜欢的双毒会谈。最喜欢的是明楼那一句:我就盼着有朝一日谁把我出卖了,把我拉出水面,让我光明正大的站出来,站在刑场上告诉天下人,我,明楼,是一个抗日分子,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敬佩这些抗战时期为了国家为了信仰而奋不顾身的战士们。
素时
打卡《the art of
loving》
分享書中的一句话: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爱情的唯一成果。
绫波尼
打卡,西方哲学史
从数学的方法从而得出了理性主义,从科学得出了经验主义。一个结构扎实而基础薄弱,因为他的基础无从证明。而一个结构薄弱而基础扎实因为他来自实践。广阔的大陆性盛行理性主义,而英国则是经验主义。对抗从未停止,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朱舒
打卡,20151222齐物论7,庄周梦蝴蝶的故事总结齐物论这一整章,不知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化作了庄周,生与死只是一种物化,都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睡觉去了,一个是来做梦,一方面和西哲今天看到的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转思想有一些地方比较相近,另一方面表达了一种思想:人只有在更高的层面才能判断低层面的是非,而庄子的思想已经意识到人的局限性,认为现有状况下无法确定真正的道,这里的道可以是一种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也可以转化为一种价值观,从而指导生活,而认识的不同,指导的方向也不同,源头没搞清楚,自然不知所措。
20151222西方哲学史,赫拉克利特“你不能两次把脚踏入同一条河流”变化一直进行,但规则是不变的,都是向其对立面发展,万物潜在的连贯性“逻各斯”,提出万物流转说。黑格尔认为其开创了完美的哲学开端,尼采觉得他的理论永远不会过时
Lily
打卡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30%. 到了Part 2,讲Mariam对面的一个家庭里的一个小女孩Laila,9岁,他的父亲本来是一名教师,但是communist解雇了他,现在只能在一家工厂做工人。Laila的两个哥哥参加圣战,她的母亲因此怪罪父亲,对她也不再关心。
砼
打卡 文学回忆录
第五讲~第二十三讲
看书,我喜欢两本书同时推进,一本是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闲时才看,起码是夜阑人静时独自儿看),一本需要慢慢细读的大部头硬菜,两者结合,硬菜看倦了用小说慢慢打发时间,也是的看书没那么的累。
这回我是《京华烟云》和《文学回忆录》同看的,接着木心的文采,看着这种教科书似的介绍类书籍,也没有往日的那边累,也许是看着木心谈古论今,指点千古风流人物是别样的滋味,深入浅出,很有意思。
从西方的圣经到印度的史诗再到中国的诗经、楚辞,木心用八讲的时间将文明古国的文化精髓一一道来。
引用文中的一段话:
“谈西方文学艺术可从文艺复兴着手,往前推,往后看。
从中国文学入手,可以从魏晋文学着手,往前推,往后看。
魏晋时代,正好是承先启后。先看古文,兴趣不大,看魏晋,容易起兴趣。“无疑,木心先生对于魏晋文学是相当重视的。
看文学回忆录,就是看木心先生的求文学之路。其中,木心提到了大陆八股文,“首先,我认为,我们认为,相当,主观上,客观上,片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反映了,揭露了,提供了,保证,彻底,全面。“在日常工作中,我每日的接触的为完成任务写的报告材料,原来是继承自八股呢,还真有趣,谁没正式学习八股,谁知道每天做的就是八股。
砼
打卡 京华烟云
上卷完
昨晚读完已过凌晨,中卷是“庭园悲剧”,这时候看着目录的我已经在各种狗血电视剧的影响下自行脑补出了很多宫苑斗争的甄嬛之类的清洁。
言归正传,回到主题,谈谈上卷“道家女儿”,许久前看过上卷一半,就写了些感想以及对后面情节的推测,但总是没有细细品读上卷后来的那种冲动。
上卷“道家女儿”一共二十一章,无疑主角就是姚家千金木兰。人如其名,取木兰者也必定在身上涌动着巾帼英雄木兰的人格魅力。
接着傅先生的命相学,木兰和莫愁的婚姻大事在荪亚和立夫之间划上了一个句号,看着美满姻缘,五行八字相配,但在行文中总是有种上对花轿嫁错郎的感慨。也许,两对新人换一下之后生活会更加美好。
上卷以木兰的风光大嫁以及素云的吃醋隐隐为日后的妯娌矛盾埋下的伏笔,于此同时,在木兰出嫁后,姚家的偌大基业,随着长子的堕落败坏家风,老幺在木兰的期望下立志作为顶梁柱以及姚先生暗中资助革命事业,大把大把的花钱的太多,总是有些风雨欲来的感觉,一个看似怎么败也不会骤然垮塌的姚家在这大变动的时代终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陶青
打卡,诗里特别有禪,完结。这是一本以诗说禅的小书,内容还算有趣,书中例举了王维、苏轼、杨万里、龚自珍等人的一些诗来讲述禪的观念、历史,也提到了几个重要的禅宗人物及其轶事,整本书通读下来并不觉得枯燥。禅本来不可说,以诗说禪,妙处在说与不说之间,说多了,说白了就不好。分享感受最深的一部分吧:书中提到苏轼的一首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这首诗中,年轻的苏轼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人生到底是什么呢?就像鸿雁飞在茫茫的天空中,偶然在雪地上停息,留下一些印迹,而后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吗?走过的路上那些模糊的印痕,星星点点,似断似连,又能够说明什么?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呢?尽管如此,但人活一世,总还是要辛勤地努力吧!有一位天衣义怀禅师也曾说过:“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异类中行。”大概是这样的意思:大雁从天上飞过,影子投在清澄的水池上。但大雁并不是有意要留下自己的踪迹,水池也无意留住它的影子。雁飞影过,如此而已。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能够这样去做事,才能行走在万类纷繁的人间。苏轼的诗与禅师的禅语,二者很是相近。而《金刚经》里早有这样的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执着,既不受外界变化的支配,也不执着于空无(不把自己“空”成一个对现实世界毫无意义的虚壳),清净的本心应是对外界仍然有恰当的反应,有自然的喜怒哀乐,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情与之谐,心与之舞,飘逸之中,欣喜自生。一切顺其自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