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闷热。一样火热的还有电视剧《我的前半生2》。屏幕上撕逼大戏进行地如火如荼,昨天的看点成了办公室拉近关系的槽点。在许多人沉沦在这场"舌战"之中时,有些人却坚持"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坚决不看《前半生》!
这里说的"有些人",不是惜时如金的老板金领,根本没功夫看。他们是在道听途说《前半生》的剧情之后,发出了"坚决不看"的声音。
为啥?主要的答案是,这部剧三观不正!
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傲娇土豪的半老徐娘,在闺蜜无微不至的帮助下,顺利抢走了闺蜜谈婚论嫁的心爱男人,走上了事业巅峰,留下善良能干的闺蜜赚得一片唏嘘。
抢闺蜜的准老公,还能是主角?抢闺蜜的老公,还能善终且走向人生巅峰?这不公平,这不合套路啊!
这样的反差的确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你没遇到或者听过?我不信。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这善良当然包括不破坏别人的婚姻,特别是好朋友的。这样善良的我们长大了,当然接受不了插足闺蜜情感的人反而过得更好这样的剧情。
但是,你真的体会过当事人的想法么?
当我们为唐晶打抱不平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贺涵面对唐晶怀疑自己对她的爱时,是怎样的失落?当我们在道德上谴责罗子君背叛了闺蜜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她面对的,也许是一生唯一的真爱?当我们鄙视贺涵移情别恋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一个优秀如他的男子,曾经为了一个唐晶,把多少个薇薇安挡在门外?
世间无完人。我们看到一个人美好的一面时,他便是值得称颂好人;我们看到一个人龌龊的一面时,他便是人人唾弃的小人。也许你还记得有这样一个小偷,她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在超市给自己身患重病的孩子偷了一本小人书和一个鸡腿回家。她的确不应当偷窃,她也的确是一个母亲。如果我们只知道她行窃,那么她便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如果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母亲,那么她便是令人垂泪的可怜的一个母亲。
视角不同,结果迥异。
是与非尚且难断定,况且是人情。
记得高中时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其中有一个情节是战乱中妹妹和姐夫在一起了,并且生下了一个孩子。在和同学讨论这个剧情时,同学义正严辞地批评了这种下流行径。问及我,我的一句"理解"却给我招来了"坏名声",彷佛我也成了"小三"。
我的确是理解的,但并不代表我会走同样的路。
回到《我的前半生2》这部剧,罗子君遭遇婚变,跌入人生谷底何尝不是"一场战乱"?贺涵一次次的帮助,一步步地走进了她的心里,直到越过友谊的边界。贺涵为唐晶"背锅",是在尽力弥补她。
老卓对唐晶说,贺涵的离开,对唐晶来说也许是件好事。旁观者清,像唐晶这样的女子,得有另一个人来配。
在一些不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多一个角度,多一分理解,就会多一分懂得。更何况在爱情面前,哪有什么公平可言?
我无意教唆任何人,唯愿你我心中有爱,眼里有光。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