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人特别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要是持续不断地寻找认识的人的闪光点并加以实践取舍,从而找到与之对应的适合自己的那一套思考、行为方式,那不是得开挂。
不贪多,盘点下几个最近接触频繁的小伙伴的闪光点。
颜菜:1.在家有个“孙女样”。家是什么地方?孔子“仁爱”观念说:家是讲爱不是讲理的地方。她是喜欢呆在家的人,在家没有大道理,没有认为家人老封建的居高临下。她只是简单的和奶奶一起看电视,唠八卦,聊工作上的趣事。陪奶奶去买菜一起讨价还价,一起做菜,夸夸奶奶的手艺,洗洗饭后的碗筷,带奶奶去看电影。她的假期就是单纯地和家人过小日子。
这是我所要学习的。我和爸妈沟通的比较少,关于自己工作或是学习上的问题我懒得和他们沟通,觉得讲了也是白讲。有时候会就一件小事争对错,互相想要说服对方,结果通常是谁都没有说服谁不欢而散。本质上是我没把心思放到家里来,家里少了温馨,少了温情。
我有试着和父母打开心扉。爸妈都在我面前哭过,他们一生经历多少苦楚,他们也是脆弱的小孩,他们也需要呵护。冷冰冰的语言是一把利剑,一次又一次猛戳着父母的心。早已成年,你要学会去温暖父母,让你的“家”变成他们的“窝”。
2.智慧加勇气。她今年刚毕业,我工作已三年。她对未来清晰的定位以及果断的行动力让我佩服。公务员、国企,毕业后的这短短几个月她已全部上任,发现不合适便马上跳了出来。对赚钱的热情永远高涨。
这更是我要学习的。不得不承认,早出来这三年就像温水煮青蛙,几个发小出来聚聚你就能明显感觉到差距。认知思维方面的差距。稳定安逸的工作让我懈怠思考,原地踏步,不思进取。
正是这伸手就能触摸到的差距,实实在在看到曾经水平不相上下的小伙伴的进步,会给予我巨大的动力。这是人性,我感激这动力。其实我现在做的事情早在七年以前就可以行动,当然我也知道即使时光倒流我还是当时的那个我,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不会让七年后的我再来感叹现在的自己还不开始。
黄杰:1.乐于助人。乍一看这个不是小学生要学习的优秀品质吗。他这个成年人就是一名优秀的模范。看到众筹时某些战友对他的鼎力支持我想他曾经对别人一定也这么无私地支持过,精神也好,物质也罢。他在我第一次做志愿者时给予过帮助,助我不慌不忙完成志愿者工作。有任何问题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有架子,亲和力满分,虽然内心是个傲娇的小公举。
反观我自己。我也很热心,只是我缺少主动。虽然第一次做志愿者那次,我已不记得是我主动寻求帮助,还是他在哪里知道我有困难特来帮助。不过我自己能强烈的感觉到这种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所带来的内心力量。既然我受益了,我便会把这种主动的善意传递给其他人。
2.节奏感。工作、学习、生活,他处理三者关系有条不紊,不急不慢。学习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思考已是他的习惯。也许他自己没觉得这有什么,对于我来说,正是他的影响,我的学习生活才开始规律起来的。我虽然也一直有在学习充电,确实断断续续的,一曝十寒,收效甚微。他慢慢的来,不求一口吃掉一个大胖子,含英咀华。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正是如此。
说到这个点想起两句话,一句话是第一次打暑假工时,我把物品横七竖八摆放着。主管调皮地对我说:“小妹子,人是蛮机灵,就是做事有点毛毛躁躁哈。”还有一句话,是学校学科带头人说的:"艳丽的课堂是有趣,就是常规工作不扎实。”然而这些没做好的工作正是你长期持续进步的关键。启蒙老师给我贴的标签我一度表示很认同的。“花脚猫”。喜欢到处逛,不够踏实。
我有意识地在改。比如一次又一次地精简我的读书计划;在任务快结束想潦潦草草应付过去时深呼几口气······要做一个稳重潘,还任重道远,加油。
感恩身边的小伙伴,发现这样的盘点应该继续,一方面让你看到对方的优点从而相处更愉快,另一方面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