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记录的是佛陀与弟子须菩提的一段对话,讲述了追求解脱觉悟之道,还包含认识世界的大智慧,超越了宗教本身。本文以问答形式呈现其中的核心内容。因水平有限,为避免曲解,尽量选用原文。
一、《金刚经》名称怎么来的?
经文自身中即有记载,属于佛祖钦定。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此外还有其他译名,更接近原意,流传不广。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大般若波罗蜜经·第九会能断金刚分》(玄奘法师译)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二、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觉悟。
三、佛陀的回答是什么?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注:不执著于外物(布施)、不执著于思想意识,不执著于佛法,发起宏愿,利益众生,自我圆满。
四、关于佛法修行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注:依无我、无为善法修行。
五、关于如来(佛性)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注: 每个人都有佛性,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用功利心追求。
六、关于世界
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注:世界非空,但也不是实有的。
如果希望深入了解,推荐听一下南怀瑾老先生讲解的《金刚经》,可以在喜马拉雅FM中搜索“金刚经说什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