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之桥》明年的奥斯卡一定有它!

好奇怪。

这部片一定是今年各大颁奖礼的种子选手——

但很少有媒体提及。

那唯有让Sir来了。

恩,Sir今天要说的是——

《间谍之桥》(Bridge of Spies)

影片在颁奖季已经斩获第19届好莱坞电影奖的年度摄影和年度音效奖。

烂番茄新鲜度91%。

《Time Out》 称其铁定是今年颁奖季最受欢迎的电影。

光听片名,如果你期待的是惊险刺激的谍战片。

那可能会失望。

这更像一部惊悚剧情片。

影片由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根据冷战时期名人——纽约律师詹姆斯·多诺万的真实经历改编。

当时,苏联间谍鲁道夫·阿贝尔因为盗取美方的镍(一种可以制造导弹、雷达、舰艇等的化学元素)的信息,被FBI盯上。

1957年被捕。

鲁道夫·阿贝尔被捕场景:左图为本人,右图为影片剧照

而多诺万,被选为阿贝尔的辩护律师。

左图为多诺万本人,右图为电影剧照

1960年,让美苏关系降到历史最低点的“U-2击坠事件”发生了。

一位美国飞行员驾驶U-2侦察机,在苏联领空被击落,飞行员被抓。

考虑到他知道太多机密信息,美国政府想把他救回来,但又不想正式出面。

所以派多诺万独自带着苏联间谍,前往柏林交换人质。

这部电影讲的就是多诺万为苏联间谍辩护,到被派往柏林之间的这段故事。

“间谍之桥”,是位于东德的格利尼克大桥,双方正是在此进行最关键的人质交换。

全世界都知道,斯皮尔伯格痴迷二战题材。

作品里,以二战为背景的电影就有《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太阳帝国》、《一九四一》……

电视剧也有《兄弟连》、《血战太平洋》。

同为二战背景,《间谍之桥》对斯皮尔伯格来说,有不一样的意义。

小时候,他的父亲曾作为电子工程师被派往苏联工作。

彼时刚好发生了“U-2击坠事件”,苏联公开展览飞机残骸和飞行员服装。

父亲去参观时,被苏方怀疑,扣下护照。

虽然后来护照安全归还,但父亲回国后,经常对着当时在展览上拍到的相片发呆。

给老斯留下了深刻的童年记忆。

童年的斯皮尔伯格一家

所以当他从制片人口中,听到这个剧本涉及当时的内幕机密。

老斯立刻停下手中正在筹备的《吹梦巨人》——先拍《间谍之桥》。

在他眼中,多诺万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一个外国间谍,也应得到平等的权利。

这样的信念,就值得拍一部电影。

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多诺万,原本只是一名保险律师,却被选中代表美国政府与苏联斡旋。

影片着重刻画了多诺万面临的进退两难的道德困境。

他同时遭到苏联政府和美国群众共同反对。

当时所有美国民众对间谍的态度,都非常极端。

干嘛不直接处死——还为他辩护——卖国贼。

搭公车时,整车乘客都用鄙视、愤怒的目光盯着。

他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家人受到连累。

多诺万要不要坚持下去?

一个外国间谍,是不是也该得到平等的权利,被公正的裁决?

说白了,电影依然延续了老斯电影一贯的主题之一——

对生命价值与自由平等的辩论。

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难题。

要不要牺牲五个人,去救一个人?

斯皮尔伯格从来一直是主旋律的“敌人”。

他从来不介意在主旋律电影中,塑造猥琐的队友,和值得尊敬的敌人。

《间谍之桥》中,美方的政治高层就充满了虚伪。

比如美国律师委员会直截了当对多诺万说,之所以让间谍获得公平审判,是因为:

不能让我们(美国)的司法系统,看起来像在动私刑。

相反,被辩护的敌方——苏联间谍,却让人尊敬。

这个人物做任何事都不急不缓。

遇到危机,处变不惊。

睡梦中被美国政府突然闯入家中翻箱倒柜,也能机智地在对方眼皮底下销毁证据。

他深知自己是被国家派来执行任务。被抓后各种严刑逼供,都不叛变。

这是光荣的战士。

即使这样,影片最后交换战俘,他回到自己祖国,却得不到同胞的拥抱和尊重。

也许等待他的,并不会比在美国的牢狱之灾好很多。

他深知命运。

所以在影片前半部分,汉克斯饰演的律师告诉他,美国民众都对他恨透了,“想把他拖上电椅”。

问他:你看起来似乎不担心?

他只是耸耸肩,说了句:担心有用吗(Would it help)?

这句冷幽默,是他对命运的自嘲。

也是电影最让人感慨的地方。

而英国戏剧界泰斗马克·里朗斯(Mark Rylance)的表演,也为角色加分不少。

甚至不少观众觉得,他比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更抢戏。

看这样的戏精斗技,简直是享受。

除了精心安排的细节和人物,影片的摄影在营造气氛上也帮了大忙。

《间谍之桥》的摄影师,是斯皮尔伯格的御用摄影贾努兹•卡明斯基。

他几乎拍摄了老斯自1993 年以来的所有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战马》《林肯》等。

卡明斯基的摄影风格,跟他的出生地波兰给人的感觉一样,冷峻、神秘。

《辛德勒的名单》

《间谍之桥》里,黑色的大衣、雨伞、帽子这些老式谍战片中的装备,让影片充满复古气息。

同时他又巧妙运用打光,勾出阴沉的纽约。

与冷峭的柏林。

将当时厚重压抑的时代还原得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人质交换的地点,正是当年历史发生的真实场地——东德的格利尼克大桥。

剧组向德国政府申请了许可证,连续三个晚上封锁大桥拍摄。

这事还惊动了德国总理默克尔,她专门到片场观看了拍摄过程。

当然,影片并非十全十美。

抛开电影宣扬的情感,也有不少观众和媒体评价,《间谍之桥》的一切都太“斯皮尔伯格”,毫无惊喜。

Sir认为,他说的”斯皮尔伯格风格“应该是指紧张后埋伏笑点,高潮处适时出现音乐等娴熟的类型片技巧。

在Sir看来,斯皮尔伯格的伟大从来不在于他对电影艺术的探索,而是他总能把一个严肃题材拍得“抓人,好看”。

这部的电影的价值,是他对民主自由精神的探讨。

法律是否高于国家?

自由是否高于生命?

说白了,斯皮尔伯格从来是主旋律的代言人——只不过,他从不粗暴输出国家意志,而以自我批判,完成对美国价值观的高级塑造。

除了老斯,没多少人能拍。

除了美国,也没多少国家能够(允许)拍出这样有影响力的主旋律电影。

影片对当时社会的真实还原,让人回想起恐怖袭击发生时造成的可怕后果,警醒后人。——Dallas Morning News

可惜,坏消息是——

此片现在还没有高清汁源,Sir会时刻关注,第一时间送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29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78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001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93评论 1 28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87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79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67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2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7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8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46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19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658评论 3 32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9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275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0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