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验两年来,失败已经成了常态。
最开始跟导师讨论的时候,意气风发,踌躇满志,选择课题也是想选难以攻克但意义重大的课题。
但是现实一开始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看起来条件合理,实验流程也符合要求,但是结果怎么也长不出来需要的材料。问老师? 老师其实也不知道答案。这可能是读研和以前最大的区别,没有一本参考答案在等着你。
后来怎么做出来的呢? 选择了“背叛”导师,自己查找参考文献,选择了一个跟导师的想法不同的参数。刚开始被发现的时候很紧张,还被批评了,说是不要“碰运气”。但是当材料长出来的时候,我就硬气了,甩了个PPT给老师,老师仿佛忘记了之前批评我的事,大加赞赏。
但是这才只是第一步。每前进一步之前,都要跌倒无数次。我想,如果自己不是一个乐观的人,想必坚持不了这么久。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风雨无阻地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