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天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建议大家学会拖延,因为适当的拖延可以让你更放松,更能看清问题的本质以及做出更高效的决策。
这种拖延其实是一种胸有成竹,是你稳重、成熟的体现。
可是在现实中,更多的人是另一种拖延,做事拖延,不按时完成,就算最后时刻完成了也是马马虎虎,经不起任何推敲。
生活上就更夸张了,在家里就是葛优躺,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却从不行动。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梦想,往往在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这种人其实活的很失败,起码应该感到很空虚。
《七宗罪》里把人类的罪恶来源分为7种,分别是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这些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
所谓本性就是说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一个人本能的选择。
毫无疑问,人人向往贪婪、懒惰、色欲等,做这些事情本不需任何激励。
我们能做成优秀的自己,世界之所以光明,在于我们时刻在对抗着这七种罪恶。
02
现代文明发展至今,已经非常完善。
人们崇尚勤奋、谦虚、克制,但是作为本源之种,有些本源之种仍然侵袭着那些脆弱的灵魂,妄图占领人的躯体、控制他的思想和行动。
懒惰就是其一,它直接导致了我们的拖延,进而荒废我们的人生。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点拖延的意图。
可是对于有些人来讲,千万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拖延没什么大不了的,拖延的多了就会养成一种病,叫做拖延症。
拖延症很严重,而且不及时想办法解决会越来越严重。
刚开始可能只是偶尔拖拖,到了deadline还能做完事情,大不了做的效果有瑕疵。
拖到最后形成习惯,你就会把拖延当成了一种常态,任何deadline都不起作用,任何警告威胁也不起作用。
整个人除了刷网页打游戏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整个人也就废了。
但你要是就这么心安理得废了也好,安心享受生活,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关键是大多数人这么拖着还伴随着自责焦虑,会发展成焦虑症或者抑郁症,最后严重的心理疾病可能会导致自残甚至自杀。
这不非危言耸听,我自己就曾因拖延、碌碌无为而整天自责,若我不改变可能离抑郁也不远了。
你可以上网搜搜,有太多因拖延症发展成重度抑郁而自杀的例子。
拖延需治疗,那么有什么特效药呢?
03
美国著名时间管理专家、头号效率专家杰夫·戴维森给出了他的良方。
他在《1分钟能做什么?不可思议的“战拖”心理学》这本书里把拖延问题细化成60条只需1分钟就可以轻松领悟的有效建议,从而帮助拖延症患者成为一个出色的即刻行动者,轻松战胜拖延。
有几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实践。分别是:
001 克服书写的障碍
回想一下,你每天拖延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让你去买个东西,你会拖延吗?
如果让你开着车出去跑跑市场,还有经费,你会拖延吗?
你不会,因为这些工作不需要动脑子,你乐意为之。
真正使你惧怕并逃避的是让你分析、思考,并按照正规的版式书写完成的各种方案、报告、研策。
换句话说,是需要你写的东西。
我承认,这些文稿确实很难,稍微有点写作功底的还好,如果是语文经常不及格的理科生来做,简直是一种折磨。
因为艰难,所以我们的本性会市场流露,拖延也就应运而生。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解决拖延,其实就是解决怎么书写?
(1)你写一篇报告,肯定是你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甚至有了一些好的、零散的想法。
这时候你需要大致的分析一下,把报告、方案的框架简单的搭建出来。
这应该不难,因为网上都有现成的模版。
然后你需要列个稍微明朗的提纲,在这个提纲里你可以根据你的想法,你们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排版。
我记得我刚进公司的第二天,总经理让我做一个适合公司现阶段情况的营销方案,我简直要晕了。
我刚进公司,连同事都分不清楚,如何做一份可行的营销方案呢?
答案就是先列提纲,因为营销我是懂点的,大部分的框架都是一样的嘛,无非就是公司特色。
就是因为我起了个好的开头,不断逼迫自己完成,所以最后才没拖延而废。
(2)列好了提纲,下一步就是动笔,去写去完善。
有可能你不懂,也有可能部分环节的资料数据你很难拿到,但这已经是非常具体的任务了,会有人帮助你完成的。
其实,只要你的总体构想搭建起来了,而且只要你已经着手做了,那一切都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002 注意“中转“法则,分拆任务
好多人都有这样一种认识,那就是觉得自己很牛,当接手了一个任务后,在短期内要么全部做完,要么一点不做。
其实这是一种骄傲自大并且很累的思维方法,因为你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短期圆满的思想并不能让你精力百倍,瞬间完成任务,反而很大程度上让你陷入无限拖延的境地。
因为你的不作为有一个很好的借口,那就是完美。
你会说,因为没有准备好,所以不能轻易开始,那只有拖延。
其实,我们大可以谦虚一点,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
艰难的任务就是要分拆,每天完成一点点,一步一个里程碑。
比如在收拾屋子时,你可以今天收拾厨房,明天整理衣柜等等。
反正你已经开始做了,你的屋子只会一天比一天干净,后天再做心情好又不累。
还有一种思维就是“中转”法则,所谓“中转”法则就是旅行超过一定时间时,常常会在一个第三方城市中转,此时,如果因故要返航让你回到出发地,估计你不会干吧?
做工作也是这样,当你的工作已经进展到了一半时,突然让你停下来甚至直接终止,你估计心里也不好受吧?
我们再做复杂的方案或工作时,可以采用这种思维,先做一些简单性的工作,积累进度。
然后一鼓作气,按照框架加分拆的科学方法,把进度推进到整个任务的50%,这时你就可以稍微休息一下。
不但可以重新审视一下工作逻辑,还能让自己振作精神,满心愉悦的完成剩下的部分。
003 关注第一个任务
如果你的手头面临着多种任务,你可以按照重要性来排列任务清单,每天都应该花点时间在自己的任务清单上。
但永远只做清单上的第一个任务。
如果当你看到第一个任务应付不了,这时候有两件事情可以二选一去做:
一是把这个任务拆分成几个更容易解决更具体的小步骤;
二是去做其他能让你“回血”的健康活动,直到认为自己工作状态回来了。不要让自己将就去做次重要的事情,这不是工作,只是逃避。
004 提前准备,开始行动
行动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开始行动,你就已经战胜了拖延。
然而,有太多的诱惑阻碍着我们的行动,与其期望靠着自制力专心致志绝不分心,倒不如提前避免它发生来得更有效。
比如,一项工作需要你集中精力,打开手机的飞行模式和免打扰模式,或者关掉有关的提醒功能是个不错的方法。
如果你有听音乐的习惯,可以选择没有歌词的音乐。如果外面太吵了,你还可以戴上耳塞。
最后想说一个彻底解决拖延的方法,那就是坚持运动。
注意,不只是做运动,而是每天都运动。
这就意味着要拒绝借口,全年无休。
我们平时最消极的自我否定,就是给自己贴上“懒”、“拖延”、“效率低”之类的标签。
即使是开玩笑,这种玩笑也会渐渐变成一种自我暗示。
可当我们开始每天都运动,就很难再认为自己懒惰,很快身上的标签就会变成“运动的人”。
每天运动后,总能拥有些小小的成就感,就算那天过得很糟糕,什么计划都没完成,但是有什么关系,“起码我做运动了呀!”
研究表明:开始运动的人往往吃饭会更有胃口,工作更有效率,吸烟少了,对待同事和家人会更有耐心,除此之外,信用卡的使用频率也会降低,压力也减轻了。这背后的原因很难说清楚,但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运动这个习惯非常关键,它能引发很广泛的改变。
什么运动不重要,只要你每天都动起来。
你可以慢跑、做瑜伽、骑车等等。
我现在每天坚持做瑜伽,已经坚持了好几个月了。希望你也是。
好了,这就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文章有点长,但是确实很有用,希望能够帮到你。
参考书目:《1分钟能做什么?不可思议的“战拖”心理学》[美] 杰夫·戴维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