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电影《色戒》以及张爱玲的原著曾经引起轰动和争议。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王佳芝的原型人物——郑苹如的真实历史。
郑苹如是浙江兰溪人,1917年或1918年生。父亲郑钺,字英伯。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追随孙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加入了同盟会,是国民党的元老。母亲是日本名门闺秀木村花子。他们育有二子三女,郑苹如是第二个女儿,从小聪明过人,善解人意,又跟着母亲学了一口流利的日语。
1931年,郑钺出任上海第二特区地方法院(1927年收回会审公廨后改组成的法租界法院)检察官,全家迁居上海。据说郑苹如在明光中学读书时,丁默邨曾当过这个中学的校长,因此两人有师生之谊。
郑苹如性格开朗活泼,模样出众,放到现在肯定是个网红顶流,因为1937年7月,她成为沪上最著名的画报《良友》的封面女郎。
813淞沪抗战期间,中统上海区发展她加入中统。利用她在日本人的关系,收集情报。
郑苹如是国府方面检察官的女儿,政治上可靠,本人有爱国热情,日语流利,又兼具日本混血儿的身份,打入日本人的活动圈子方便。这是中统选择她的原因。
果然郑苹如不负众望。郑苹如利用日本各派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关系,周旋于日本人中间,结识了许多日本要人,获取了一些重要情报。
1938年10月,日军参谋本部的俄罗斯科派遣小野寺信中佐到上海设立的特务机关,即小野寺机关。出于对苏联的战备,除了收集情报之外,还负责尝试与蒋介石政权直接谋和。郑苹如在这一时期为小野寺机关做翻译,获得了相当多的情报。
这个时期,对于中日战争,日本国内各种势力,有着不同的看法。简单来说,分为扩大派和不扩大派。扩大派以强硬的陆军少壮派为主,主张一直和中国作战,直到完全征服中国。不扩大派的组成则复杂得多,有日本陆军上层将校,也有外务省的官员、内阁的一些人,认为中日战争继续扩大,则会使日本会完全陷入战争泥潭不可自拔,轻则影响对苏联的战备,重则导致毁灭性结果。因此日本应该迅速与中国谋和。其实这两派只是对自己的侵略能力的认识分歧而采取的不同对策而已,在侵略中国这一点上,他们是一致的。
郑苹如在这段时间结识一批在上海活跃的日本特工人员。除了小野寺信中佐外,还有当时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谈判代表早水亲重,日军参谋本部的今井武夫,陆军特务部的花野吉平等人。郑苹如还通过早水亲重,结识近卫文麿的弟弟近卫忠麿,所以郑苹如很早就侦知汪精卫将有异动的消息。
1939年,郑苹如结识了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儿子近卫文隆。近卫文隆担过首相的秘书,其父想通过儿子在中国寻找亲日分子,以图占得在中国实际利益,便将他派到上海。
但是,就在近卫文隆到上海之际,近卫文麿政府垮台,平沼接替近卫出任首相。近卫文隆不得不滞留上海。
有一个传闻说:近卫文隆见到郑苹如后,坠入情网。而郑苹如想通过绑架近卫文隆,迫使日本首相停战,当郑苹如将近卫文隆骗出,打算付诸行动时,她的上级命令中止了这行动。
这则传闻最早见于被释放到香港的原汉奸犯金雄白的著述。金雄白虽然和郑家住街坊,不过迫于生计写的东西,未必可信。
当时近卫文隆在美国留学。1938年底到1939年2月前,他当首相府秘书(父亲的秘书),以熟悉日本的对内对外政策,便于将来到中国活动。所以近卫文隆在日本而非中国上海,直到1939年2月他才与郑苹如有第一次见面。因此不存在1938年底近卫文隆差点被郑苹如被绑架的事。
后来近卫文隆确实发生过失踪48小时的事,但那是1939年5月的事,被日本宪兵队秘密拘捕,而不是中国人绑架日本人。
1945年,近卫文隆在中国东北被苏联军队俘虏,辗转羁押在西伯利亚各地。后来经多方努力,仍未能赎回自由身,最终于1956年在押病故。近卫文隆的太太正子,想法把近卫文隆的遗骨带回日本安葬。二战结束,近卫文麿作为战犯服毒自杀,近卫文隆又在西伯利亚“失踪”。于是,近卫文麿无合适接班人。老牌政治家族近卫家就把近卫文隆的外甥细川护辉过继在正子的名下作养子,成为近卫文隆的继承人。细川护辉因此改名为近卫忠辉。细川护辉就是细川护熙的亲弟弟。2009年11月22日近卫忠辉正式就任国际红十字会主席。而此前,细川护熙为日本首相。战后日本的原战犯家族依然声名显赫啊!
言归正传,我们来说说刺杀丁默邨的故事。
丁默邨是汪伪76号的负责人,老牌特务。他贪生怕死,来往小心谨慎。他住在76号这种警卫如林的地方,还虚设着床铺,自己躲进四周装着钢板的卫生间过夜,其狡诈阴暗可见一斑。他出门更是坐着防弹保险汽车,在陌生的地方从不久留。铲除丁默邨,找他的破绽的确不容易。
但丁默邨是色鬼,而郑苹如是美女,能否利用这层关系,让丁默邨因郑苹如而放松警惕?俗语说,色胆包天,只要是色鬼,准会上钩,总有忘乎所以的那一次。于是,郑苹如与丁默邨频繁来往。丁默邨被迷得神魂颠倒。
丁默邨为了方便与郑苹如接触,就常把郑苹如带进76号,后来干脆任命郑苹如为自己的秘书。
但是这一切既逃不过丁默邨原配叶吉卿的双眼和日本宪兵队的注意。她和丁默邨之间的约会,宪兵队每次都作了详细的记录。日本宪兵队也摸清郑苹如的身份。但日本人不清楚郑苹如这次的目的是想刺杀丁默邨,也不知道郑苹如身后协同行动的同伙。
而郑苹如的中统上司对她的危险处境毫无察觉,还希望利用郑苹如来实施制裁丁默邨的计划。
12月10日郑苹如邀请丁默邨到她家作客,中统在郑家附近安排了枪手,但谨慎的丁默邨嗅到了一丝危险,就在轿车快到郑家时,他改变主意掉头离去,计划遂告失败。
第一次谋杀行动失败了,中统们又制定了由嵇希宗负责的第二次谋杀方案。
1939年12月21日,丁默邨电话约郑苹如去潘三省家中吃饭。当郑苹如把消息通知嵇希宗后。嵇希宗按原定方案,带中统杀手埋伏在西伯利亚皮货店外。等郑苹如饭后临时以买皮衣为名,把丁默邨哄下车进店。
时值冬天,时髦女人有的已穿起貂皮大衣。在潘三省家吃完饭后,丁默邨因当晚与周佛海和日本特务影佐祯昭有约要去虹口,就离开潘三省家想用车先送郑苹如回家。
一上车,郑苹如突然要求丁默邨陪她去静安寺路与戈登路(今南京西路与江宁路)的西伯利亚皮货店买皮大衣,算是送她的圣诞礼物。
丁默邨认为郑苹如是临时起意,加上停留下来挑货的时间也不会过长,应该没有危险,于是答应了。
车到静安寺路1135号西伯利亚皮货店门口,丁默邨和郑苹如在店门口一下车,就要司机将汽车保持发动待命。丁默邨陪郑苹如进店,刚进店,丁默邨就发现门口站着两个抱臂站立的男子。他还发现不远处有汽车停下,并且有人随着下车。丁默邨立刻警觉起来。此时郑苹如正在挑大衣,丁默邨突然拿出一叠钞票扔在柜台上说道:“你挑吧,我有事先走。”
丁默邨言毕,立即从另一道门冲出去,奔向座车。
在街上等候的中统特工嵇希宗等人没想到丁默邨会突然变主意。眼看着丁默邨就要冲进防弹车内了,特务们才想起要开枪。可惜为时已晚,匆忙射出的子弹无法穿透防弹车。虽车身弹痕累累,却不能伤及丁默邨。丁默邨座车屁股冒一股烟,跑远了。
据称,就在中统特工在皮货店附近埋伏时,叶吉卿派出的特务亦在旁伺机“助阵”。不远处的那輌车,就是叶吉卿从它处弄来的枪手。他们本准备混水摸鱼,先看着中统把丁默邨收拾掉。然后伺机抓中统人员。
原来在刺杀行动前,中统有人被捕,并且招供了暗杀计划,但是苦于不知道时间,叶吉卿手下监听了丁默邨与郑苹如的电话。于是,丁默邨出车接郑苹如,及饭后要买礼物的事,都一清二楚。叶吉卿派出的“助阵”特务,之所以也没有得手,主要也是因为丁默邨突然变卜。加上只是“助阵”而非主动攻击,所以丁默邨侥幸不死。但嵇希宗显然也遭叶吉卿的特务跟踪而暴露了。
这天晚上,在日本“梅机关”机关长影佐祯昭少将在虹口宴请76号上层特工们。李士群、苏成德、王天木、马啸天、林之江、万里浪、吴世宝等约20人都已济济一堂。唯独丁默邨迟迟不见。正当众人以为他不来时,传来停车声,众目睽睽之下,丧魂落魄的丁默邨最后一个进来。他承认遭受重庆方面特工的伏击。
伏击失败,中统还心存侥幸,指示郑苹如打电话探探丁默村的口风,说前天枪声把自己吓坏了,当时不知是发生了什么。她甜言蜜语地向丁默村问候平安。丁默村电话中语气平稳,谈笑一如平日,对郑苹如的安慰表示感谢,两人还相约共度圣诞夜。
假象迷惑也迷惑了郑苹如,觉得丁默村还迷恋着她,没有对她产生怀疑。由此产生进一步冒险的念头。她知道此时已不便再以秘书身份进入汪伪特工总部,约丁默村外出的故伎也不宜重演。于是约好在圣诞节这天约会。
郑苹如当天暗中身藏一支勃朗宁手枪前往汪伪特工总部,准备伺机下手。同时为了安全起见,她找来熟识的日本宪兵分队长陪同,以避开门卫的盘查和猜疑。她以为有沪西宪兵队的这个“小太上皇”同行,76号即使怀疑也不便于抓她。
不料,丁默村和郑苹如的电话已被监听。李士群、叶吉卿在第一时间就得知郑苹如要来看丁默村。于是李士群先安排人将郑苹如等来人带到会客室,并火速派人向驻76号的日本宪兵说明情况。将郑苹如带到忆定盘路(今江苏路)37号特工总部软禁起来。
此时,丁默邨还被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郑苹如被软禁后曾找机会与家中通过一次电话,说自己一切都好,实则告知家人,自己已被76号关押。
郑苹如在刚开始接受审讯时一口咬定自己是“情杀”,拒不承认自己是“重庆方面的人”,声称丁默村与她相好后,又别有所恋,她心有不甘,就用钱请人开枪恐吓他。
郑苹如被软禁期间,汪精卫老婆陈璧君曾前往探监,劝郑苹如投靠日伪,但郑苹如不为所动。后来他们又以郑苹如为人质,要挟其父郑钺,逼他出任伪职,但郑钺以病婉拒。
汪伪政府的头面人物对重庆当局的暗杀手段非常恐惧和恼恨,一致主张非杀郑苹如不可。虽然丁默村余情未断,颇有怜香惜玉之心,并不想置郑苹如之死地,但他行事不慎遇刺失风在前,被政治对手抓到了把柄,已经颜面尽失,想救也说不出口。后来还被逐出了76号。
1940年1月16日,关押中的郑苹如给家中写了最后一封信。
2月,郑苹如被押到沪西中山路外的荒郊旷地上执行枪决。
日本特务犬养健在回忆录里有郑苹如最后时刻的记述,非常简短:
“在跪着的苹如背后,照相机的快门咔嚓地闪了一下。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苹如用上海话简单地回答道:
——没格。
枪声响起,苹如倒在了坑旁。照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又响了一次。”
郑苹如连中3枪,为国殉身,年仅22岁。
郑振铎先生后来曾称颂她:“比死在战场上还要壮烈!”
当时上海新闻界不知情,各报刊都以为郑苹如是为情所困而欲杀丁默村的,事件纯属“情杀”。于是,就把这“情杀”当作是一起76号的丑闻予以揭露。
一段时间内,在上海滩,这起桃色恐怖事件众说纷纭。而事实上,正是李士群的亲信故意将丁默村贪色遇刺一事透露出去,大报小报纷纷刊载,成为沪上轰动一时的新闻。张爱玲的小说素材可能就是在这时候被误导的。
但是郑苹如形象被严重误解。而中统方面也默不作声,显得十分低调,有个说法:郑苹如被捕后,嵇希宗也被拘捕。在郑苹如被枪杀前夕,中统特工嵇希宗也正“出现在”76号中。中统特工嵇希宗如何“被进入”76号,而随后又如何很快将其释放,而回到中统特工队伍来,这始终是个谜。反正,中统没人出面为郑苹如正名。后来嵇希宗“潜伏”在伪上海市警察局,其伪长官就是丁默邨。
嵇希宗是陈立夫的亲戚,陈立夫是丁默邨的老上司,双方正在眉来眼去,为了给自己留后路起见,丁默邨需要陈立夫在未来保护自己。嵇希宗等人正是丁默邨可利用的关系,向嵇希宗提供照顾和关怀是丁默邨为自己买的政治保险。丁默邨最后当伪浙江主席时,改接受重庆指示,重庆方把电台设到丁默邨的官邸。抗战胜利后,军事法庭审判丁默邨汉奸罪时,中统的嵇希宗上庭作证,希望对丁降低量刑处理。
虽然郑苹如一家一门忠烈,郑苹如之父郑英伯因不愿以出任伪职而保释女儿,听闻女儿死讯后一恸成疾,于1941年初抱恨而终。“七七事变”后,正在日本学习飞行的郑苹如的弟弟郑海澄毅然回国,驾机与日寇搏击于长空。1944年1月19日,他在保卫重庆的空战中壮烈牺牲。郑苹如的未婚夫王汉勋,是郑海澄的空军战友。1939年春,他曾两次写信约郑苹如去香港结婚,但国难当头,郑苹如一再推迟婚约,两人相约抗战胜利后再步入婚礼殿堂。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对恋人为了抗战先后倒下。1944年8月7日,王汉勋在衡山执行军事任务时牺牲。
但是出于种种原因,郑苹如的真相被中统刻意冷藏了,而郑苹如牺牲后,遗体一直下落不明。
文 | 云间大彭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