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以从心理学中的“期望理论”和“注意力资源分配”角度来分析。
当你对某件事有预期效果时,会投入一定的注意力资源来完成它。一旦事情没有达到预期,就会产生心理落差。从动机角度讲,期望没有得到满足会导致继续投入的动力降低。
从注意力资源分配方面来说,大脑会自动评估事情的收益和成本。当事情达不到预期,大脑可能判定这件事不值得再投入大量注意力,所以就会把注意力慢慢转移到其他可能更有价值或者更有希望成功的事情上。
这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开始你对它是充满期待的。就好像你种了一颗种子,满心期待它能长成美丽的花朵。
如果这件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像种子一直没发芽。这时候你可能会有些失望,然后大脑就会开始想:“哎呀,好像这件事没什么希望了,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呢?”
于是,你对这件事的兴趣和注意力就像气球慢慢漏气一样,开始减少。因为大脑会本能地想要去关注那些更有可能带来好结果或者更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而不是一直执着于一个没有达到预期的事情。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这么做。
首先,先别着急放弃,静下心来想想为什么没达到预期。比如你烤饼干没烤好,那就看看是火候问题,还是配料的问题。把问题找出来,就等于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要是发现问题不好解决,你可以试着调整一下目标。就像你想做一个超级复杂的手工,实在做不出来,那可以先做个简单点的版本。降低难度,让自己能够得着,这样你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过来了。
你还可以给自己打打气,用积极的想法代替那些消极的念头。比如对自己说:“这次没做好,下次肯定行。”多鼓励自己,让自己重新对这件事产生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