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儿童阅读指导课程,内容是第四模块的第八部分《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作文写不好?》,这节是魏智渊老师的文章,学习笔记和心得如下。
一、听课笔记
1.增加写作的数量并不能提高写作水平。在学习领域,孩子从一个水平跃升到另一个水平,常常是经历了漫长的准备,然后在某一刻突然完成的。
2.孩子的全部有意义的生活,都是写作的漫长的准备。但在学校生活环境中阅读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这里的阅读,主要的和首先的是指海量阅读。
3.缺乏足够的阅读数量,孩子无法习得写作能力。
4.如果缺乏足够数量的阅读,又进行大量的加工,或写作上的强化训练,结果是孩子无东西可写。
5.海量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学习能力。孩子通过了一二年级的学习,掌握了相当的可运用的文字后,需要海量阅读,将全部的高速公路相互打通,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公路网络。这样,当孩子要表达思想或感情的时候,就不会受到重重阻碍。
6.阅读自动化的本质,就是一种速度训练。而写作自动化,必然是以阅读自动化完成为前提的。没有阅读自动化,根本不可能有写作自动化。通常而言,写作自动化,会滞后于阅读自动化一年左右。假如孩子通过海量阅读,在四年级未完成了阅读自动化,那么在合宜的教学(甚至未必需要教学而能自然完成)下,孩子将在五年级未完成写作自动化。
7.在阅读自动化完成之前,孩子不喜欢写作,或阅读的成果不能在写作上体现出来,是非常正常的。在这一时期,拔苗助长是非常有害的。让写作成为一个自然的、快乐的过程吧!
8.写作训练渗透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不是只读不写。但是,本质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必须重读轻写,尤其在自动化阅读完成之前;一个是必须重视自由写作,而不能过早地进行作文训练。
9.所谓自由写作,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先自由地写,充满兴趣地写,不要把孩子的写作限制在一种套路中。写错字了不要紧,语无伦次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喜欢写。那么,孩子经过这种不断的有内容的表达,会逐渐地形成对于写作本身的敏感,并习得生动的写作能力。等到了高段,再对孩子的写作本身进行聚焦,进行生动的作文训练,那么,孩子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就会趋于自觉化。
二、学习心得
我的孩子很喜欢写作,想好一个主题后,他脑海里文字便如泉涌,一口气能写几百字,甚至千字。我很欣赏他这种状态,但有时候忍不住会去修改他文章中的错别字和病句。尽管这并没有妨碍孩子对写作的喜爱,但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些警醒。另外,我也心存感恩孩子的语文老师,她就是一个尊重学生自由表达的好老师,或许也正是如此,孩子们才那么热爱写作。我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写作状态,保持他对于写作本身的敏感,提供必要的书籍完成海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