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电视里网络上也经常看到父母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的新闻。
一位网友在长沙地铁看到这样暖心一幕:
等地铁的时候
一个宝宝问脚下踩的脚印是干嘛的
爸爸妈妈还有外婆(奶奶)
特别耐心地给他解释是排队的
并且整齐地排了队给宝宝看
下雨天
在一个地下通道入口处
一位母亲用左手为孩子挡雨
而她的右手拿着伞
为一个佝偻着腰的老大爷挡雨
这位老大爷是一位流浪汉
而这位妈妈一直慢慢地跟随在他身边
一个孩子在书店“顺走”了四本漫画书
家长发现之后写下道歉信
并留下全部书款40元钱
一大早从门缝里塞进书店
早高峰
坐在后座的孩子将酸奶盒随手扔出窗外
父亲随即下车
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了教育
并将酸奶盒捡起,放回了车内
儿子出生之前,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称职的父亲,以身作则,做他最好的老师。
现在儿子还有几天就满15个月,会走了,会说的词语也不少了。在陪他成长的日子里,我慢慢发现,孩子才是父母最好的老师。
02
上周末老婆在客厅忙家务,我陪儿子在床上玩。
老婆把我喊出去说个事情。过了几分钟我进来的时候,发现儿子把我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拿在手里摆弄,小手指还有模有样的在屏幕上滑动。我觉得有趣,把老婆喊进来看。
当我把手机从儿子手里拿走的时候,儿子开始放声大哭,指着我和老婆直喊“手机”。用玩具把他哄好之后,我陷入了沉思。
很多时候我和老婆在陪儿子玩的时候,手里都拿着手机在看;晚上儿子睡得早,偶尔中途醒来,也会看到我和老婆躺在他身边各自看着手机。他并不知道手机是做什么用的,可是我们俩的行为让儿子觉得,手机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所以他也很感兴趣。
我跟老婆好好商量了一下这个事情,决定以后尽量减少看手机的时间,并且最好在孩子面前不看。
03
昨天,儿子在他的围栏里玩,我坐在旁边看书。
没多长时间,儿子开始焦躁不安,哭兮兮地喊爸爸。当时我正看到精彩之处,每每儿子喊我,都只是随意敷衍他一下就继续看书。终于儿子忍受不了,冲过来抓我的书,撕烂了两页。我登时心烦意乱火冒三丈,很大声地吼了他。儿子当即委屈地大哭起来。这一哭,把我的火气全熄灭了。我赶忙把他抱在怀里,跟他道歉。儿子的哭声越来越小,不一会儿竟然睡着了。原来他只是困了,想找我哄他睡觉。
抱着睡着的儿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老婆脾气比较急,有矛盾有冲突的时候说话声音都像吵架似的。我总是对她说教,要心平气和地好好沟通。没曾想到,我自己竟然会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之下,对儿子大声吼叫。
这件事情让我反思,在与人交流沟通的时候,要全神贯注,耐心冷静,不管对方是谁。
04
有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喂……”的回声。大山答应了。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音:“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
孩子忍不住生气了,喊道:“我恨你。”他哪里知道这一喊不得了,整个世界传来的声音都是:“我恨你,我恨你……”
孩子哭着跑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孩子说:“孩子,你回去对着大山喊‘我爱你’,试试看结果会怎样,好吗?”
孩子又跑到山上。果然这次孩子被包围在“我——爱——你,我——爱——你……”的回声中。
孩子笑了,群山笑了。
以前读这个故事,我觉得它是在告诉我,用我喜欢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现在再读这个故事,我觉得我还是那个孩子。不过群山,变成了我儿子。
我说的话,他都在听;我做的事,他都在看。
他教会我,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
我曾经写过,养育孩子的过程,是父母的第二次成长。
现在我想加一句:这第二次成长,孩子成了我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