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学习障碍?简单粗暴的方法,三个字就讲明白了:
不!学!习!
猫叔:来人,把这个扰乱群内秩序的貌美如花,活泼可爱的小仙女给我拖下去,交给吴亦凡糟蹋了!
……
从此之后我再也不用早起晚睡,读书写晨读。每天幸福的和吴亦凡睡生活在一起。
恩,前面是用来搞笑的,所以大家多少给点面子笑两声配合一下。
其实言归正传,今天的晨读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工作上的一些经历,正是进了学习障碍的圈套,被绊到鼻青脸肿一点都不夸张。
一,给自己设限
回想一下,我之前一直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除非外力,我是不会轻易走出这个舒适区的。因为很多事情,我认为自己做不到。从初出茅庐开始,我就自带对工作各种恐惧的属性。
【01】
上学的时候,学校安排的实习单位是去北京的高端酒店做服务员。到北京不到一个月,我和同学凌晨5点从酒店宿舍的二楼爬下,拉着行李箱逃回了学校。突然失踪了三个学生的结果是引起了酒店和学校的轩然大波。
逃跑只因我认为自己没有眼力价,服务员这种需要察言观色行动灵活的工作,我干不了。
可是后来呢?
毕业后在北京一家高档会所里,我工作还不到半年,就被指定和老员工一起负责接待董事长的VIP客户们。
【02】
上学时就考了导游证,但我是我们宿舍有证人员中,唯一一个没有带过团的。
不带团只因我是路痴还晕车,害怕拉着一车客人,把他们全部带到“沟里”去。
可是后来呢?
我虽然没有机会做地接导游给客人讲解过景点,但是带着客户们国内国外也都去过了,并且服务零差评。
【03】
工作后我做旅游销售,之前从来都是公司计调汇总好什么产品我就卖什么,从来没有和各个旅游供应商联系过。
不联系只因我图省事,害怕自己不专业给客人随意推荐供应商产品会出错。另外那也不是我的工作范畴。
可是后来呢?
换了新公司之后,我和市场上做国内出境线路的二十几家供应商们全都取得了联系,并且熟练掌握了他们每个公司的特色旅游产品。
说了这么多,你以为我是要给你灌鸡血吗?其实并!不!是!
因为上面那些,我漏掉了中间的过程:
毕业后做餐饮,我因为逃避了最初的实习机会。毕业后和一起入职的同学相比,只能像个新手一样,呆呆傻傻的从叠口布做起。而她们从一开始就可以顺带辅导别的新人了。
工作后做全陪和领队,我虽然导游证好多年了证好多年了,因为当初的逃避,一次带团经验也没有,导致地接导游的欺压和客户的各种问题把我搞的焦头烂额几乎崩溃。而这些,和我一起考证的同学,早就可以应付自如。
跳槽后,领导让我先去新公司打头阵。那一个月,从我每天睁开眼到晚上睡觉,脑子里一刻不停地在闪所有供应商的名字和他们各自主打的东南亚、欧洲、美洲、澳洲等等各种旅游线路。而和我差不多入职的同事,我随便问一个产品,她就能准确的说出产品来自于哪家供应商。
所以,该来的早晚会来。
从我的结果来看,那些你一直以为无法做到的事情,其实只是自己在吓自己,硬着头皮上了,你会发现结果真的没有那么差。
从我的过程来看,突破,真的是要趁早不。不然,后起直追真的很累,而且未必能追的上那些一开始与你同行后来因为人家的敢于突破而远远超越你的人。
二、敌人来自外部
不知道别的公司是什么规矩,但是我的领导教给我的职场处事原则是:先尽力把事做好,真出了问题要学会免责,能往别人身上推就推。
我不评判这个原则对与错,因为它确实帮我免了很多麻烦。
但是,也让我养成了遇到事情就把过错推到外界的坏习惯。
这段时间在谈一个100人的泰国单团。恰逢领导出差,所有事情落在我一个人身上,大约心有余而力不足,难免会有疏漏。
果不其然,最后要定合同打款的时候,我发现给客户做的行程里面正餐没有包含。
问做行程的计调,计调的回复是:之前他们集团的其他团队出行过,客人特地指出不要正餐的,他们自理。
我问客人,客户的回复是:跟团出游,肯定要旅行社帮我们把餐定好的。
这件事情,首先是计调的失误,她做行程时,应该告知到我这一个细节。因为我并没有和她说过我的客户不要餐。
其次主要的失误在我自己,因为我是负责审核把关的。所有的行程做好之后,都要经过我的手,才能到客户那里。
可是价格已经谈妥,合同也准备签了,客户已经把行程分发给各个出行人员。如果这时再加上几顿正餐,费用一定是要变动的。该怎么向客人解释? 我开始咆躁起来。
于是向领导抱怨:这个事情虽然错在我,但是不全怪我。主要是计调,我们作为一个公司的,她做好行程,不加餐竟然不跟我说。我一个人又要整理行程,又要定机票,还要催促客户签合同,哪忙得过来。还有,这个客户也很奇葩,我整天打电话打不通,发微信也是半天才回。当初做行程的时候,根本没有人跟我把他们的具体细节讲清楚……
再有啊,这个客户本来就是公司领导的,他们没事就过来插一脚,全乱套了……
但是领导的一句话,就让我把嘴闭上了。她说:
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一定是你的问题。
很显然,她是对的。
最后,我硬着头皮向客户表达了歉意,同时让计调联系泰国地接进行洽谈,将加餐的费用给客户免了。
当我们遇到问题往外推责任的时候,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个事情有点大,处理起来会很棘手,所以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能往外推就往外推。但是很多事情,真正处理起来真的没有那么难。
另外,出了问题,我们作为参与方本身,肯定是有责任的。与其在这里喋喋不休地抱怨和推卸,真不如硬着头皮把事情处理好,然后好好反省一下,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这又何尝不是自我突破的一种呢。
三,对时间缺乏耐心
刚开始做旅游的时候,我曾经被三个大姨围在前台“堵”了三个多小时。从下午四点到晚上七点,她们喋喋不休的问我各种和线路、签证有关的问题,而作为新手的我,这些问题明显超纲了。
那种痛苦的感觉,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
就是明明想回答的完美一些,但却因为自己的不专业,一句话也讲不出,还要接受大姨们略带鄙视和质疑的目光。
呀,是不是因为你是新手啊,所以这个政策在你们这里不行,怎么在别的旅行社就可以啊。一个阿姨问道。
是啊是啊,我估计可能是因为她是新来的,她也不懂吧。另外两个阿姨附和道。
这三个客户,我想要不是因为是领导的关系,估计早就吵吵着换个销售接待了。
下班的一路上,脑子都在想当天下午发生的场景。阿姨们的吵闹声依然在我脑海里回旋,驱散不开。那一路上,内心感受到深深的无力感,只觉得时间过的太慢,我进步的速度更慢。迫切的希望自己马上变的专业起来,可以和客户对答如流。
那是一种刚会爬就想跑的心情。
可接下来的日子依旧是照常上班,面对着客户们的各种问题。下班后,脑子会不自觉的冒出各种线路景点名称,甚至是各国签证的准备材料像打字一样,从我脑子里不停的闪现。
然后大约过了半年后,突然发现,客户好像大部分的问题都难不倒我了,那种感觉真是非常愉悦。
在这个讲究快速的时代,到处灌输的是快速成长秘诀。但是有时候我们忽略了自己是一个人,而不是机器。能快速成长的是打了激素的猪,那是长大后要被杀掉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腹三层非一日之馋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就如三毛对读书的解释一样:在象牙塔里看书,实在是急不得的,一旦机缘和功力到了某个程度,这座围住人的塔,自然而然会消失的。而“真理”,就那么明明白白,简简单单得向人显现了。
所以,假如学习绊倒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有时候慢慢来真的会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