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每天都在学习新的技能,他们从来都不会害怕犯错,但是渐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已经不再考虑成长这个问题。
先来聊聊我的母上大人(把您拉出来说,抱歉抱歉),比如开始用微信这事,她学着用微信的时间是我认识的所有年龄和她差不多大的人里面,最晚的。
因为她觉得看手机看多了对眼睛是极大的伤害,所以,一看到我抱着手机就念叨,直到后来,我的七姑八姨们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群,母上大人觉得自己被落单了,才开始叮着我要学,要我教她微信。
还有一次,边看着《养生堂》边告诉我说,要让我家的小美样长大以后当医生。我说:“她才上小学,等到以后再说吧!再说了,说不定那时候都不用医生,都是人工智能了呢!”
母上大人听了可不干了,“怎么可能?机器怎么能自己给人看病?!”
“当然能啦,以后,做手术都是人工智能了,下刀子比人准,时间长了也不知道累,多厉害!”
“不可能!再好的机器也需要人工操作!”
我已懒得辩驳,索性就把嘴巴的拉链拉上,什么都不说了。
这件事过去了两天,去上心理学考试前的恶补课,我们徐老师的年龄比我妈还大,课间闲聊的时候,老师提起她自己听说已经有了无人驾驶技术,于是百度了很多内容去了解,不为别的,只是想知道。
我当时心里就想:你看看人家,再看看我妈,这能比嘛!不说徐老师年龄还大,人家怎么这么愿意去接纳吸收新鲜事物呢?!
我妈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确实没有徐老师高,但是徐老师做心理咨询也不是专科出身,当年从小学教师的岗位上退休之后,自学成才,爱学习的人,什么都拦不住呀!
这种鲜明的对比当时在我心里萦绕了好多天,自己立誓即使老了也要像徐老师那样,活到老,学到老,做一名终身学习者!
内心的不平静渐渐褪去之后,开始读《终身成长》的时候,这件事情又冒了出来。一直觉得母上大人有点局限于固定型的心态了。可是经过仔细探究思索后,又发现,其实,母上大人背后的我,也是有问题的。
学用微信那事。母上大人曾一再批评我用手机过度,到老了眼睛会瞎,我很是反感,并且经常会在我心情烦躁的时候,仍然批评得没完没了。所以,别的姑妈舅妈大姨妈们都在用微信抢红包、互发早安、朋友圈互赞,场面简直热火朝天,我却懒得主动提出来教她。然后,以自己忙为借口,当她自己都提出来要学了,我依然拖拖拉拉磨蹭了好多天,最后还是在姨妈们的督促下才完成了任务。
这背后,是有一点点报复心理的,不是总说我用手机眼瞎嘛!还有更多的是觉得她学了也不会用。
可非常打脸的事实是,后来她不仅会用了,还能自学如何发朋友圈,连发红包也很快学会了。每天都和她的姐妹们互动开心得要命。
还有人工智能那事,为什么后来她和我较起真来我就不想说了?
是我觉得,说了你也听不懂!所以懒得说。
但是如果我耐心的找出相关的资料给她看呢?温柔的告诉她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卫星定位制导技术都那么厉害了,还有什么实现不了?
所以,我的问题在于首先限定死了母上大人是没有能力再去学习并接受新事物新技能的,也就懒得去教她。还有就是我也认定自己没有能力轻轻松松就能改变她的想法。
如果能转换一下思维,把这个限制前提去掉,相信她多花点精力都是能学会的,相信自己有能力带着她拥抱这个科技的时代,那就会少很多不耐烦。
母上大人,请为你女儿的领悟力小小骄傲一下吧!
那《终身成长》究竟是什么内容?给了我什么启发?
作者卡罗尔德维克教授来自斯坦福大学,她以对“成长型思维”的突破性研究,荣获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奖”。
当年,德维克教授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无论对哪个年龄的孩子,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增长的。
大家都知道智商测验吧,测IQ得那个,其实发明者阿尔弗雷德·比奈,在20世纪初设计这套测验的时候,是为了选出那些在公立学校教育中学不到东西的小孩,打算再为他们设计出新的教学计划,因为他始终相信,教育和练习能够为孩子的智力带来根本的改变。
她发现人们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一种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所有目的只是为了去验证现有的自己;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
在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世界里,认为只有成功需要证明自己拥有聪明和天赋,证明自己的价值。挫折意味着失败,努力意味着你不够聪明有天赋;
在成长性思维模式的世界中,认为成功是需要提高自己,学习新知识,发展才能。失败的定义是自身没有成长,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而努力是可以促进自身成长的。
德维克教授的《终身成长》中,通过在学习、体育、商业、教育和人际关系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在这两种思维模式下产生的不同心理活动,并且给出了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养成方法。
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心态教给我们什么?
1.成功是在扩展能力边界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关键在于能否意识到,以及意识之后,能否从固定型转换成成长型。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派克,在书中讲到,“我到37岁才学会修理日用物品,此前都一窍不通,尽管在心理治疗和行政管理方面小有成就,但一碰到机械方面的事,就笨手笨脚,活像个愚蠢的傻瓜。我自卑地相信自己缺乏某种基因,天生就不是解决机械问题的料。”
直到他37岁的时候,户外散步途中,看见邻居正在修理除草机,邻居告诉他:“你只不过没有花时间去尝试罢了。”
后来,派克医生找到了一个机会去尝试,并且成功了,而且发现自己其实在基因上没有缺陷。
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你要相信自己能够学会新的东西。
《正面管教》的作者尼尔森也提到过,尽管她写了书,在社区大学教了10年的儿童发展课程,但当她最小的两个孩子长到十几岁青春期后,因为孩子的变化,她开始慌了,“准备好要把《正面管教》扔出窗外,回到对孩子控制和惩罚的老路上。 ”但是她清醒的意识到,孩子的自我比自己更重要,于是开始《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的写作,寻找和善而坚定的方法,尊重孩子,并且从中为自己寻求力量。
她没有放弃让自己学着温和面对自己十几岁孩子的机会,没有逃避,而是相信自己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去养育青春期的孩子,即使会有痛苦,她也坚持下来,并最终找到方法,成书立著。
2.重新定义失败,成长型心态认为挫折最终可以提升自己。
做错题不是失败,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因为错误,是发现自己不完善的一个契机,从中,可以得到纠正。假设知识体系是一张碎片超多的大拼图,那自己的知识拼图又填补上了一块,距离拼完整又近了一步。
遇到失败,如果开始找理由,把失败归结为外界,那就相当于放弃了成长的机会。
书中讲述了一段关于爱情中思维模式对人们处理问题带来的影响。中国的老话“相爱容易相处难”
两个人相爱,男朋友时不时情绪化的反应让女孩陷入痛苦,不知道怎样去沟通。最终,恋情以分手告终,两个人都认为,爱情不需要费心经营,失败是对方不适合自己,并不是自己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恋爱中不寻求成长,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别人,自己却不能修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必定无法相处长久。
3.重新定义努力。
如果相信能力能够增长,就要持续努力。
这个很简单了,因为中国人一直信奉努力才能有所收获。这一点非常契合中国人的价值观。
4.如何赞扬别人。
赞美天赋会降低成绩。
德维克教授在讨论各种关系的时候用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把赞美放在努力上。
只有让被赞美的人相信并养成成长型心态才能把知识化为行动。
固定型思维的人无法正确评价自己。
其中的秘密在哪里?在她的实验中,观察到孩子喜欢挑战,因此这些孩子热爱的是学习。成长型思维的人在失败时候被激发出更多的学习热情。
而固定型心态的人处处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很聪明、有能力、有地位。失败了意味着自尊心受伤,信心不再。
时代在快速变化,如果有人愿意放弃成长,就会觉得自己越来越跟不上时代。
成长,是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心态。大多数时候,我们面对的问题对自己来说都是全新的,想解决问题,就逼着自己不断拓展能力边界。
固定型的人会很在意别人是怎么看你的,成长型只关心能否提高自己。
相信成长的人会自然的采取行动的姿态和学习的姿态。
一 如何用成长型的思维来改变自己
认识自己,我是什么样的心态?
没有人是完全的固定型的心态或者是成长型心态,《少有人走的路》中的派克医生讲述的就是很好的例子。
回想自己最近一次学习新的技能,心态是什么样的?因为我们离开学校的那一刻,才是所有学习的开始。
逃避正是固定型心态的表现。如果发现自己在某方面是固定型心态,怎样变?不是跟自己说就可以了,要搞清楚为什么自己不能成长。
首先找找原因:
1.是不是自己已经从内心认为,我就是学不会?
觉得自己绘画没天分?你可以看看《用右脑绘画》这本书,从中你可以感受到即使不是达芬奇,但是你可以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这就说明,经过大量培训之后,你可以做得更好。
2.自尊心受伤
这时候就需要有钝感力,失败不是那么可怕,它意味着一次新的机会。
3.掌控成功——你是相信成功还是相信掌控成功?
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会觉得自己没有掌控权。
泰格伍兹曾说过:“我了解自己,了解如何得到我想要的。”
所以,首先认清自己属于固定型的原因是不是——1.局限能力2.担心丢脸3.有没有试图掌控成功。
其次,关注最终的努力成果。
关于成长型心态,会有误区就是不关注成果。
很多人只记住的要点就是,只夸奖别人的努力,只关注努力。
但真正的成长型心态是用不断提升的结果,来验证自己一路上的努力。用一个个小的进步,依靠复盘,引领我们成功。
二 如何以成长型帮助他人?
1)用自己的行动——营造成长型的氛围
当行动的时候不是为了证明自己。那就不要评判别人,改变说话的方式,夸奖别人的努力,真心赞赏。别人没做好,如果改变一下,他可以成长,真心期待他的成长。
2)如何传递给他人?如何传递成功和失败的信息?
简单的说,当要把成长型的心态教给别人的时候,仅仅讲道理是不管用的,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示。
这些理论看似一点都不新鲜,但是却恰恰能够说明,这种理论已经很成熟很成功,已成为共识。好多人在读书的时候,会觉得,前面全是鸡汤一样的实例,讲了思维模式各种不一样,哪种好哪种不好,直到最后才祭出大杀器仅仅用一个章节讲述如何改变转换。
其实,这是欧美国家的作者写书和大多数亚洲国家逻辑不同而已,如果通读过后,知道了怎么去转换思维模式,反过来再去读那些实例,能够引发出读者无数的思考。
因为在许多实例中,无论哪种思维模式,都会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解存在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不仅仅是知道思维中相信能力是固定还是可提升,还要自己去思考自己这面方面是不是存在固定心态,怎么样可以调整自己或者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