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物是感觉运动系统。世界上的事物与我们的感官表面接触,我们与它们的互动是基于感觉运动接触所能提供的“affordances”。我们所有的分类都包含了我们对不同事物的不同行为方式——我们吃或不吃、配合或逃避的事物;或者我们用语言描述的事物,比如质数,绝对可区分的事物,或者真理。分类——用正确的东西做正确的事——很大程度上是认知的内容和目的。
2.1感觉运动系统
生物体是感觉运动系统。世界上的事物与我们的感官表面接触,根据Gibson(1979)的说法,我们与它们的互动是基于感觉运动接触所“提供的(afford)”。
2.2不变的感觉运动特征(“affordances”)
一个感觉运动系统能做什么,取决于从其与感觉输入的运动相互作用中能提取什么。光刺激为我们这些拥有正确感觉器官的人提供了色觉。当我们移动时,附近物体投射在视网膜上的“阴影”比其他物体的阴影移动得更快,这一几何事实意味着,对于我们这些视力正常的人来说,我们的视觉输入提供了深度感知。
对于三维形状,即使它在视网膜上的阴影的大小和形状随着我们和它的关系变化而变化,但实际上可以保持相同的形状和大小。我们的视觉系统可以检测并提取这种不变性,并将其转化为视觉恒定性。
2.3 分类
感觉运动机器人学和感觉运动生理学迄今为止只复制和解释了我们感觉运动能力子集的一小部分,但是已经进入了分类(categorization)的范畴。
分类是一个自主的、适应性的感觉运动系统和世界之间的任何系统性的差异互动(systematic differential interaction)。任意的相互作用,如风对沙漠中的沙子的影响,不算作分类。风和沙都不是一个自主的感觉运动系统,它们只是动态系统。
分类是一种特殊的动态系统。分类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自主系统(autonomous system)中的自适应变化是指自主系统内的内部状态随时间而系统地变化,因此,简单地说,相同的输入不会产生完全相同的输出。类别(categories)是种类(kinds),当相同的输出与相同kinds的输入(而不是完全相同的输入)发生时,就会发生分类。不同的输入会产生不同的输出。这就是“差异”的来源。
2.4 学习
自适应性与实时性相适应。自主的、自适应的感觉运动系统对不同类型的输入有不同的反应,但是,要证明它们确实是自适应系统,它也并非总是像现在这样作出不同的反应。换句话说(尽管很容易将其视为完全相反),分类与学习密切相关。
分类的问题并不是确定存在什么样的事物,而是像我们这样的感觉运动系统是如何检测出它们能检测到和确实检测到的那些事物的;它们是如何对它们做出不同的反应的。
2.5 固有分类(innate categories)
也许我们生来就有能力对我们做的所有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而不需要去学习。也许所有我们能检测到的不变性,我们已经可以本能地检测到,而不需要任何依赖于时间的内部变化。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差异互动,我们称之为“学习”。
分类能力起源的“生活大爆炸理论”:
分类的能力在我们的大脑中以某种方式预先形成,就像碳原子的结构在大爆炸中预先形成一样,不需要像达尔文进化论那样通过变异和自然选择来塑造它。
对分类能力的一个特殊子集做出类似的推理:即根据构成所有可能自然语言基础的通用语法(UG),生成和检测所有且仅检测语法上的字符串的能力。
UG依从性是所讨论的潜在不变量,我们检测和生成UG依从字串的能力既不是通过学习也不是通过进化形成的;相反,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大脑结构中固有的,作为一种结构必然性,直接源于大爆炸。
就UG而言,有相当多的“缺乏刺激(poverty-of-the-stimulus)”的证据表明,根据儿童在学习第一语言所需的时间内所听到和产生的数据,他们无法通过反复试验来学习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