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个别人物法则: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
第二章的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为开篇,英军决定在第二天教训美国人的消息被一个小马童听到了,他将消息告诉保罗·里维尔。保罗·里维尔和威廉·戴维斯彻夜将此消息散步到其他城镇。保罗·里维尔散步的信息非常快速以致于其他城镇的居民有足够时间联合迎战英军,而威廉·戴维斯的效果就逊色太多了。同样散布信息,为何两者的效果差距如此大?
整个第二章会以保罗·里维尔为导线,分析个别人物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分为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每个角色的说明中,都会穿插保罗·里维尔的事例。
联系员:有负责把全世界的人联系在一起的天赋。他们认识很多人,拥有庞大的社会关系网,长长的微弱关系名单,拥有联系员天赋的人,很容易就能利用上述提到的社会关系网和微弱关系名单完成许多事情,如:保罗·里维尔快速传播口头信息。
个人观点:许多人都知道人脉的力量是强大的,这点已经无需加以说明。第二章有个篇幅讲微弱关系的威力。作者以“找一份工作为例”,引出“微弱关系”会比牢固关系发挥的作用更大。什么是微弱关系呢?我结合书本的观点谈谈我对“微弱关系”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关系网,都知道关系铁、够哥们、是闺蜜的人往往只是那么几个人而已,如果不算上这几个人、同事、同学这些经常相处的人,在自己的社交关系网里剩下的可能只是一两面之交、能叫出名字、知道有共同爱好的人,这些都能算是我们的“微弱关系”。
我的上司经常会走访汽车维修厂采编素材编写文章,某次采编时他遇到一位同样来修车的别克车主,我和上司都称呼他“工科男”,他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文章素材。上个月末我和上司在增城走访合作维修厂时竟然也遇到他了,那天中午我们还一起吃了顿饭。工科男在纠结选车的问题时,我上司就和他交流了许多,甚至跟他说买车的时候会帮他讲价。我上司和工科男就是一种“微弱关系”。
内行:意为积累知识的人,不会被动接收信息,既像学生不断学习知识,又像老师会与其他人交流信息。
如果认为只有联系员才能在社会流行浪潮中发挥关键作用,那也是错误的。P046
正如我们依靠一些个别人物才与其他人联系起来一样,我们也是依靠一些个别任务才能与信息联系在一起。这个过程中既存在人际流通专家,也存在信息传播专家。P047
初读这两句话是我不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第二句话似乎在表达流行浪潮需要两种专家。但从字面上理解为这两种都属于联系员角色。但为何作者会引出内行一说,与联系员的差别是什么?
随着更加深入阅读文章,终于理解到内行与联系员最大的区别。举个例子:一位交际十分广的人向你推荐一本好书,一位资深读书人向你推荐一本好书。面临这两个人的推荐,你会接受谁的建议呢?应该大部分人会选择资深读书人,因为他对书的理解认识更权威,我选择相信他的推荐。这个例子里,交际广的人可看作联系员,资深读书人可看作内行。
推销员:能说服任何人的一种角色。
读到第三种角色,不知为何觉得作者有种拼凑的感觉,为了凑齐三种角色,硬生生地把推销员写进去。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推销员会说服别人相信他要传达的信息。在这章后面的篇幅都在描述一名好推销员的强大能力,似乎渐渐偏离了推销员与个别人物法则与信息传播的关系。直到第二章最后篇幅的最后一段,在信息传播中,推销员角色使更多人相信信息的真实性。也就是说,社会流行浪潮中,推销员的作用是让更多人信服这个要爆发的信息。
——WaterChan / Za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