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周一下午教研的时间,今天的教研活动又中班美术小组长高露主持,中午转班时高露问我:姐,你看我讲的内容可以吗?我简单看了一下她准备的文稿,内容是班级环境创设,于是我立即想到以前曾经分享过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有PPT,说:我电脑里有一个关于这方面的话题,我发给你参考一下。于是,我就上办公室打开电脑找到了需要的资料微信发给了她。等我下来的时候,高露已经在电脑上整理和修改了。
提前高露在微信群里发教研公告:
今天美术组的研讨主题是:班级环境创设的探讨与分享(一)
探讨一:如何让孩子参与环境创设?
探讨二:如何让环境会说话,提高孩子与环境的互动性
以班级自我管理环境创设为主进行图片展示和分享。
请大家准备一些自己教室的相关图片进行分享。放学时发我微信上[愉快][愉快]。
下午教研活动如约而至,她先以PPT课件的形式,交流班级环境创设的探讨与分享(一),接着各班以图片的形式飞分享孩子参与的环境创设,以及环境与孩子互动的图片。
托班张杰老师从幼儿特点,班级色调、风格考虑创设了富有民族风格的班级环境,充分利用班级墙面,在互动墙上种植花卉,喂养金鱼,孩子们特别喜欢。
中班赵明明让孩子自己制作进区卡,制作互动值日生任务墙,指针转动选择每天的天气,孩子参与积极性高。
小班焦梦莹分享了孩子们自我管理环境创设,孩子的任务责任以简笔画图的形式展示,孩子们能读懂。
反思:幼儿园是儿童和教师共同生活的地方,当我们将视角转向儿童时,儿童的逻辑、儿童的需要、儿童的审美、儿童的发展便成为我们考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核心因素,一个基于儿童立场邀请儿童共同参与,经过精心设计的幼儿园环境会由内而外的表现出对儿童的尊重信任和接纳。
老师就是在这样的日常教研活动中,得到了成长,每个人都是教研活动的主持人,都要梳理、思考、组织,自己的经验,然后分享,但在创设环境中,中大班都能让孩子参与,做环境的主人,但托小班老师不太放手,不相信孩子,孩子参与太少。在交流中老师们说到:即使托班孩子自己制作的作品布置上去,她们都会很喜欢,很兴奋有成就感,满足感,反之,在老师布置的环境中孩子们没有这种热情。
环境创设中的每一步就有教师的预设,也有尊重儿童的声音,且教师更多的以儿童的需要为需要、以儿童的关切为关切、儿童的兴致为兴致,充分陪伴儿童,支持儿童。这才是孩子们喜欢的环境,这才充分体现了环境即课程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环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