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是继鲁肃之后的第三任东吴大都督。跟2位前辈不一样的是,吕蒙是个武将,本来读书很少,孙权劝学之后发愤图强,最终成长为一代名帅。
下面就来一起看看,这位将军作文的吴下阿蒙。
01 / 孙权劝学
吕蒙加入东吴这边,是先主公孙策的时候。
孙策勇猛异常,而这时候吕蒙恰恰也只是个纯粹的武夫,充其量就是有点聪明的武夫,因为勇猛果敢被孙策赏识。
之后孙权上位,来了一出劝学。让吕蒙读书,吕蒙说“自己很忙,没时间”。
看,像极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孙权主打一个不放弃,要说忙,谁能比我忙啊,我还是会经常看书的。再说了,让你看书又不是让你成为文学大家,而是要对军事上面的事情多下功夫,但当涉猎即可。
基本上相当于「学可以无术,但不能不博」+在某一方面多学点。
吕蒙从此开悟。
鲁肃2人再见时,发出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叹。
堪称学渣变尖子生的逆袭日记啊。
02 / 白衣渡江擒关羽,人生巅峰
吕蒙白衣渡江擒关羽,东吴背刺联盟队友,虽有些不讲武德,但自此东吴的北边大门荆州重新收入囊中。
所谓白衣渡江,主要是说吕蒙先是装病麻痹关羽,让关羽放松警惕,把留守荆州的大半军队都调去襄樊前线。
之后趁着关羽不备,带领士兵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渡江,可不是说这白衣服啊。
关羽对吕蒙以及东吴将官,实际上是羞辱比较多,比如「虎女焉能嫁给犬子」这样的话。
即便如此,吕蒙占据荆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手下对荆州百姓秋毫无犯,关羽家眷啥的也在其中。
甚至为了申明这一点,自己的亲卫拿了一个斗笠,就被吕蒙斩了。
就在这一时刻,吕蒙到达了自己的人生巅峰。毕竟擒关羽这一事就足以名垂青史了。
吕蒙远比不上周瑜、鲁肃
相比较之前的两任大都督,吕蒙天生更加跟军队、士兵亲近,毕竟武将出身,因此更能理解士兵们的想法。
也正是如此,吕蒙知道功绩的重要性,夺回荆州就是最大的功绩。正因为夺回荆州这一举动,孙权对于吕蒙的推崇也是到了顶峰。
《三国志》中有记录孙权和陆逊关于之前3位大都督的一番对话。
孙权说到,吕蒙在谋略上略逊于周瑜,气质上差的有点多。唯有这拿回荆州比鲁肃强。
陈寿觉得孙权的评价比较公允,所以记录了这段文字,月光却是不以为然。
关羽为啥小觑江东文武啊,还不是因为周瑜和鲁肃都没了。能让关二爷看上眼的东吴就只有这两个人,怎么能是吕蒙可以相比的。
个人以为,只是吕蒙夺荆州这个想法跟孙权不谋而合罢了,而鲁肃是主张借荆州维护吴蜀联盟的,孙权因此说了这话。
事实上吕蒙还不错。但相比较周瑜、鲁肃的那种战略眼光和长远布局来说,还相差甚远。
至少从大局来看,占荆州没问题,但逼得关羽自杀,还砍了脑袋属实不是一个好选择。
吕蒙最后的病死,说不定就因为这事呢。
各位怎么看呢